莆田第十中学 欢迎您!
今天是:
当前位置: > 走进十中 > 教师风采
莆田十中“名师工程”建设巡礼
【字体:[大][中][小] 】【发布时间:2012-02-22】 【作者:/来源: 】 【阅读:次】【关闭窗口】

教师队伍不断优化    素质教育初绽新花

                       ——莆田十中“名师工程”建设巡礼

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加快造就一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的优秀教师队伍,学校努力实施“名师工程”,尊重教师,依靠教师,服务教师,满足教师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的需要,努力构建成才平台,营造名师氛围,在学历提升、职称结构、教师成长方面制定发展目标,不断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真正形成了厚德·精业的教风。

(一)加强师德修养,提升教师的道德水平

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加强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永恒的主题,学校认真学习贯彻《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规定》等法律法规,增强教师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也增强教师依法执教的意识。我校 师德建设年的契机,致力于促进校风校貌、师风师德的转变,从根本上杜绝了有偿家教、以教谋私和体罚学生的行为,实现教师在政治素质和师德素养的提升,在服务社会、服务家长、服务学生方面的提升,从关注留守孩子,开展阳光关怀结对子帮扶活动,开设心理健康咨询室和设立悄悄话信箱等入手,为学生构建全新的服务体系。

同时,由区纪委、教育局联办的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通过廉政图片展、楹联展和征文比赛等形式,增强了我校教职工爱岗敬业、廉洁从教的意识,也培养教职工的理想信念、道德观念和法制意识,营造了良好的廉政文化建设氛围。

 

(二)探索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的新课程意识

在高中新课程实验既将在我省全面铺开的时候,学校充分认识到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关注新课程改革的最新状态,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选送11位骨干教师和6位班子成员参加省新课改培训,并将新课程精神传递给全体教师。发放新课改的相关材料,在教师自学的基础上进行研讨。鼓励教师在选修课、研究性学习和信息技术课中实践,以领会新课改精神,改变传统的课堂模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探寻,作出阶段性的总结,并在专题教研中交流。

为确保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发挥普通高中新课程市级样本校的实验功能和辐射效应,学校成立了“莆田十中课程委员会”,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在教务处、教研室牵头下积极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各项工作。同时,重新修订和制定了一系列适应新课程要求的教学、教研与管理制度并汇编成册,即《莆田十中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文件汇编》,为学校的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制度保障。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要求,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和课时计划,开足各种课程,还在选课指导、学分认定、校本课程开展和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一些成效。

注重新课程实验工作的交流与总结。先后邀请市课改专家余文森、黄国勇、池应智等老师来校讲座,安排本校的省市级骨干教师作专题报告,经常召开专题讨论会,写学习课标心得或教学反思。开辟“莆田十中课改网”,创办《教研园地》课改专栏,编辑课改《简报》,促进校内教师、校际教师的积极互动与合作交流,宣传我校的课改成果,近年有多篇课改实验报道在《湄洲日报》、《莆田晚报》上刊登,或被省、市课改《简报》刊用。

(三)构建发展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学校积极构建教师创业的舞台和发展的空间,启动骨干教师建设工程教坛新秀选拔工程,每年评选10%左右的骨干教师,对3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通过压担子、结对子等方式大胆使用,提供培训的机会,并指派专门导师给予指导,基本形成了教坛新秀、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这样金字塔式的教师队伍梯次。今年的“拜师仪式”受到教师的好评,也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

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教学示范、辐射作用。规定教坛新秀每学年举行一次校内公开课,撰写一篇教学论文;让骨干教师担任教研组长,承担整个学科团队的组织建设,定期举行教学观摩课和教学讲座;要求学科带头人主持一个教学课题研究,每学期举行一次示范课。同时,对他们的示范辐射作用进行跟踪考评,动态管理,实行任期聘用制。

学校加强教学活动中的专业切磋,使教师集体成为教学研究共同体,促进全面提高。

①学校严格规定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定时、定点,进行集体研讨。教师就个人教学中的疑与释,实践中的得与失,教学个案的反思等互相交流,共同研究,发表不同见解。

②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类公开教学,从评议中发现差距,归纳得失,在交流中反思。学校每学期都安排达标课、观摩课、示范课,要求相关学科教师参与听课,着重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评议、研讨,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③学校坚持每月一次的专题教研活动,确定中心发言人,主要就高考动态、教学经验、课题总结、学科渗透、课堂整合等方面进行跨学科、跨年级的专题交流、研讨,提高教师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学校每一层次的教师都有自己的目标,最终使个人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融为一体。

(四)注重教育科研,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为保证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围绕教育教学中的新困惑,要求教师进行深层次的探讨,从设置课题、管理课题、研究课题等方面,引领教师参加教育科研和教学实验。目前学校承担国家级课题5个,省级6个,市、区级20多个,各课题组均有课题研究开题报告,有研究过程记录,有计划、措施和总结,部分课题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深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开足开齐信息技术课和各类实验课,锤炼学生的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个性。积极开展社会活动和社区服务活动,关注学生的探索意识、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针对目前教师队伍的现状,学校致力建设一支能完全适应新时期教育要求的高素质的队伍,学校彻底解放教师的思想,发展教师的个性,还教师反思、实验、研究、交流的时间,还教师参与活动,走向自然、社会的空间,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师资源,积极推广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研成果,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开阔教育视野,优化知识结构,完成由蜡烛型向学者型的角色转变,使教师既能胜任学科教学,又能胜任教育科研和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