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与学渣学霸在天台趁网络,学渣在被窝假打卡
固定布局
什么是自制力
自制力并不是什么新鲜词,说白了就是能够自觉控制自己的行动和情绪,集中注意力去达成自己原本的目标,而不受其他事情的干扰的能力。
自制力与压力
自制力强的人,永远分得清主次,拎得清什么是学习,什么是玩乐。考试学习在没有自制力的人那里,是压力;在有自制力的人那里,是动力。
有自制力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你身边一定有这样的学霸,他们好像从来不用熬夜写作业,上课也不埋头苦做笔记,下课了更不会呆在座位上;他们可以跟学渣一起聊热门电视剧,一起打篮球踢足球,他们……好像真的没有认真地学习。
但我们不知道的是:他们在课堂上聚精会神地听课,他们在家专注地写作业和复习,他们一个小时的学习效率顶别人两三个小时。 自制力强,所以效率高;自制力强,所以学得快,玩得也嗨。 不管是高考,还是你未来的任何一场人生的试炼,它都是一场持久战,只有自律高效,才能赢得最终的胜利。
如何提升自制力?
“你可以追剧追一晚,只要你可以按时交上论文。你可以有丰富的夜生活,只要第二天你还能精神饱满地做好本职工作。放纵究竟是不是错,取决于你能不能为你的放纵负责。还是那句话,没有自制力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
不想学习的时候,试试这5个方法
1、不要让借口欺骗你的大脑
每次你不想学习的时候,就需要留意一下自己找的借口。
比如我在学习的时候,总喜欢告诉自己,再刷5分钟“某音”、再打一盘“王者”就去学习啦!
然后时间过去之后,我又会对自己说,“再看一分钟”,于是1个小时、2个小时之后,看的有些累了,就就想,要不再休息一会儿吧。
当你也遇到这样的状况时,你需要做的是,告诉自己,我只要再学25分钟就可以玩手机。当25分钟到了的时候,你可以说,不然我再学25分钟。
2、坚持你的计划,让大脑延迟满足 很多同学在定计划的最初都是热血沸腾,于是就出现了下面的状况:
今天定的计划是做一张数学卷子,一张英语卷子,复习前两天的错题。很快做完之后,你对自己说,今天效率好高,要不然我再做一下明天的物理卷子吧。结果当天学到了凌晨一点。
这样持续了4天,到了第5天,“好累啊,反正前两天做了那么多,今天就休息吧,明天再做。然后接下来的每一天你都给自己找这样的借口,于是最初的“蜕变计划”自然就半途而废啦!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每天按照自己的计划,按部就班地进行,然后根据水平和实际情况,逐步增量。
比如,今天的学习计划是复习一道错题。那么执行到第3天,你的学习计划就可以增加到复习两道错题。
但是记住,不要心血来潮一天完成过多的任务,这样会提前透支大脑的满足感。而且,你的身体更容易感到疲倦,计划当然不容易完成啦! 3、现在就行动,要不然好状态永远不在 你是不是曾经遇到过这样的状况?
“我现在状态不好,一会儿再学。”
“我现在的心情不适合学数学,歇一会儿再说。”
但其实,你的“好状态”永远不会来,就算来了,也不会持续很久。
实际上,你在等待合适时间的时候,就是想暂时逃离你当下做的事情。说白了,你就是在——拖延。 所以,你要学会逼自己学习。很多时候,当你想要逼自己学习时,却常常更加想要玩手机。这个时候,你要“逼自己一下。 4、找个人来监督 其实假期总是不想学习来源于对过多时间的恐惧,想要学的多,又不知道该先学什么。 这个时候 ,你需要更加优秀的人,帮助你规划学习时间,告诉你高效学习的方法,总会比自己摸索来的快。 这个人可以是你的父母家人,可以是你的老师,可以是你的同学,可以是在社交网络上认识的跟你一样热爱学习的小伙伴,总之,能帮助你一起学习,一起进步的就好。
5、换掉睡衣、换个环境
对自律性不强的学生来说,手机等电子产品是学习的一大干扰项,一点不碰绝对不可能,但一定要明确可以玩的时间与场合,在学习的时间里,试试用这几点来打败手机的诱惑吧! (1)关闭微信和QQ的新消息提醒 相信我,微信和QQ的即时消息大多都是闲聊或者不需要立即回复的信息。如果真有谁有重要的事情找你,他们一定会打电话的或者通过家长联系你的!
(2)打开群的消息免打扰功能 很多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群,有的群十分活跃,每天消息不断,还不时有土豪发红包。 不断查看群消息,抢个几毛几分的红包却是会严重影响我们学习的专注度的。 所以建议大家:对你所拥有的群进行一次精简整理,退出无意义纯闲聊的群,将幸存的群打开消息免打扰。学习时间可以直接关闭微信或QQ。 (3)取消朋友圈照片更新提醒 很多人打开微信看见朋友圈有更新的小红点,都会抑制不住地非要点开来查看一番,生怕错过了什么大事,跟不上朋友们的节奏。 但当你习惯不看朋友圈之后你会发现:其实你错过的都是无关紧要的消息,人与人之间,彼此眼神的交流,面对面地分享日常的喜乐,不比在朋友圈的点赞更能增进感情么? (4)降低更新朋友圈的频率 克制自己发朋友圈,求点赞的心理。 幸福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感受,喜怒哀乐都可以直接地与身边人分享,并不需要通过刻意的“晒”来刷存在感,也不用依靠别人的认同获得自我满足。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章来源于山东教育社,高中生涯规划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