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第十中学“防控疫情•你我同行”心理在线/第10期《孩子心理知多少》
【字体:
[大][中][小]
】【发布时间:2020-05-19】 【作者:/来源: 】 【阅读:次】
【关闭窗口】
开学伊始,超长假期让不少家长、孩子担心学习进度和即将而来的考试,即使这样家长们也不要给孩子太多压力,关心学习的同时,更要重视孩子的状态和心理。
“绝望感是青少年自杀的最大因素。”孩子觉得别人讨厌自己,认为没有人能够帮助自己,本质上是因为缺少家庭的关注,缺少感情沟通的技能,缺乏生命教育和危机应对教育。
家长应该如何识别和干预呢?
家长是孩子身心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心理素质是良好的学习成绩和未来发展的必要条件,家长更是塑造孩子良好心理品质最关键的人。
心理问题不等同于“疯子”和“变态”,孩子的需求可能只是渴望更多的关注、尊重和理解。
觉察到信号后,知道自己怎么做
1、向孩子表达关心,询问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念头?
(现实的困难?心态没有调整好)
2、告知学校和老师。
3、带孩子去医院诊断并遵医嘱。
4、确保家中设施安全,尽可能陪伴孩子。
5、避免向孩子施压,保持和谐的亲子关系。
——危机的处理
如果您的孩子:
每天长时间刷手机、睡眠严重不足。
长期心情郁闷、对什么都不敢兴趣。
情绪激动与家长发生激烈争吵。
请您:
1、告知学校老师。
2、有需要配合老师的家访,如实反应孩子的情况,做好心理疏导。
3、深入了解孩子的需求和遇到的困难,给与孩子关心和帮助。
莆田第十中学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