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第十中学 欢迎您!
今天是:
当前位置: > 书香校园 > 文学教育
读《论睁了眼看》有感
【字体:[大][中][小] 】【发布时间:2018-11-27】 【作者:/来源: 】 【阅读:次】【关闭窗口】

读《论睁了眼看》有感

高一1班  郭晶晶

鲁迅先生的杂文我一向是很喜欢,尽管经常看不懂但仍保持初心。文字中透露出来的感情如此深切,酣畅淋漓,大爱大恨,沈墨重彩。对于先生这些尖锐的文字,不同人自会有不同的理解,正如“一千个观众很少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我也要论一论这篇《论睁了眼看》。

全文的内容其实无外乎两个字:正视。我们必须正视一切,一切好的坏的,想看到的不想看到的。

只要是人,总是会不自觉逃避一些自己不想接受的事情,比如曾经犯下的错误,比如生活中正义有时没有像小说那样完美地得到应有的伸张,比如事情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发展。这时,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勇敢面对,去改变;另一种则是编造理由,用一个虚无的理由给自己一切都好的假象,并且沉湎其中。谁都知道积极的做法是第一种,可惜的是,很多人作出了相反选择:逃避。

先生说这大概是受古人传统教育的影响:“我们的圣贤,本来早已教人‘非礼勿视’的了;而这‘礼’又非常之严,不但‘正视’,连‘乎视’‘斜视’也不许”。读来不无嘲讽之意,我又想到了另一句话俗话“眼不见为净”,这句话怕是比“非礼勿视”更能给人一种暗示,看到什么不想看到的,就别看了。请闭眼,看不到就好了。

于是,我们都学会眼不见为净,都习惯闭眼逃避,在一片自以为祥和的黑暗中自得其乐,“这闭着的眼睛便能看见一切圆满”。而其实,我们不过是成语故事中那个可笑的掩耳盗铃的人。我们闭眼,但问题却依然存在,而且因为我们的闭眼更加猖狂,我们却以为一切都好。

这个现象,从近百年前先生生活的时代延续到现在。不说什么大的方面,就我们的学习而言,上到较难的知识点,有些同学似懂非懂,就安慰自己懂了,囫囵吞枣地学完。我自己就曾经犯过这样的错误,不愿正视自己的缺限。直到看到惨不忍睹的分数才觉悟。而更为可怕的是,那些与我类似同学看到成绩竟没有感觉,草草“粗心”二字一笔掠过,索性眼睛闭到底。

还能说什么呢?大概也只有重重叹气:“先生写道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套路来,而自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懦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天满足着,即一天天堕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

可悲!人可无限高尚,也能走到如此卑劣田地。这二句实在是对人性丑陋一面的精妙概括。

结尾中有这么几句话:“中国人向来因为不敢正视人生,只好瞒和骗,由此生成瞒和骗的文艺来,由这文艺,更令中国人更深地陷入瞒和骗的大泽中,甚至至于已经自己不觉得。世界日日改变,我们的作家取下假面,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待人生并且写出他的血和肉来的时候到了;早应有一片崭新的文场,早应有几个凶猛的将!”先生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他正视的一切后,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去抨击唤醒,以一支笔去掀起狂澜,告诉麻木的世人:请不要闭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