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第十中学 欢迎您!
今天是:
当前位置: > 书香校园 > 文学教育
文化苦旅,且喜且泣——读《文化苦旅》有感
【字体:[大][中][小] 】【发布时间:2020-06-29】 【作者:/来源: 】 【阅读:次】【关闭窗口】

文化苦旅,且喜且泣——读《文化苦旅》有感

高二(16)班 林睛

苦旅苦旅,一场文化的苦旅,可曾想过,中华上下五千年年的灿烂文化却曾行走过一场无比艰难的旅途。而我,跟随着余秋雨先生去体验了一番。

神秘的敦煌,遥远的宁古塔,年迈的巴金,这一切都如场大雨,冲刷着中华文化。

先从那敦煌说起,壁画无疑是敦煌的财富,这曾被西方人盗印;佛书无疑是历史的见证,可这曾被卖国贼狠狠出卖。敦煌文化经历了一场灾难,足迹遍布五湖四海,毫无疑问这是一种讽刺。

再说说宁古塔,宁古塔古代人们被流放之地,文化人士因朝廷而来到这里,他们的文化与宁古塔格格不入。宁古塔茫茫的塞外荒原否定了他们,浩浩的北国寒风嘲笑着他们。这多么可笑啊!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人种,最终意义不是军事的,地域的,政治的,而是文化的。然而,古代朝廷却反文化,仅有思想的人。

最后就是巴金先生了。在巴金年轻时应发表过的一篇演讲,被官僚人士抨击,在巴金年迈时,官僚人士翻出点点滴滴的旧帐。巴金先生不是不痛心,只是社会的一样更风气的浪潮,让巴金不得不咽下这些虎狼之词。余秋雨说:“巴金的人生色调是忧郁的,他以一种色调贯穿始终,却比色彩斑斓的人生高尚得多。”每每忆起巴金就会想起他笔下《家》的生活,巴金的目光省察着百年。百年的目光也省察着巴金。巴金创造了文化,让逝去的时间留住,让枯萎的时间返绿,让冷却的时间转暖。

跟随着余秋雨的脚步,我看到了从尼泊尔境内看到的中国边界,听到了许多作者无畏社会抨击,勇敢表达自己的声音,知道了不要睥睨万物,要抬头仰望,也感受了艺术带来的温暖,以笔为杖,步步前行,行走在中国,去感受中国文化的累累伤痕,去悟人生中生活百态,去触这一场场文化的苦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