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策略 莆田第十中学 陈强 [摘要] 如何减轻学生学习化学的负担?如何提高我们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本文从有效教学策略入手,并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进行剖析,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健词] 化学课堂 有效教学 策略 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命脉”,也是深化课改的关键,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教师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做了有效的尝试,力争从课堂教学的结构入手,从学案入手,从实验教学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学习兴趣,并在教学中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通过课堂上“有效的教”,促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进行有效的学习。 一、重视学生能力,改革课堂结构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占用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用来“满堂灌”,学生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课堂效率很低。我冲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把教师由传统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灵活运用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取得了明显的实效。我重点在新授课中结合“学案导学”运用该模式,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步目标提示。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分成几部分,每一部分都有具体的学习目标,这些内容将在学案中展示给学生,学生先看学习目标再看课本自学。 第二步自学检测。布置3到5个自我检测习题,自我检测的习题紧扣自学内容,难度较低。在自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促进学生完成好自学任务,可给“走错”或“迷路”的学生说几句悄悄话,给他们指南针。但教师的话不宜过多,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第三步交流讨论。结合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的能力高低互相搭配,科学地把学生分成固定的学习小组,小组内讨论每一部分检测题中的疑难之处,学生间面对面的讲授,达到“老师”当面讲解的效果。教师巡视各小组的讨论情况,但不掺入小组的讨论。 第四步释疑解难。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带倾向性的问题,进行有效的点拨解释,同时可结合备课时精选的例题,进行精讲精练,指导学生运用。点拨时教师是精讲而不是大讲特讲,教师的点拨时间一节课不能超过15分钟。 第五步当堂训练。在一节课中,至少要留出10分钟时间,做5到8个与本节内容密切相关的当堂检测题,要求学生当堂独立完成,让学生把刚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加深理解课堂所学的重、难点,做到以测促学,教师进行适当的评价,了解每个学生对这节内容的掌握情况。 第六步反思小结。让学生通过说、议、演、写等形式,对前面的课进行反思和总结。对课程中的知识点和主要问题生发出的与之相关的问题,教师可进行再引导,再补充,以达到条理化,并鼓励提出新的见解,拓宽知识,促进学生知识的巩固和延伸。 第七步作业延伸。布置课后作业,应有必做题和选做题,作为课堂的延伸,也可提前布置预习提纲、思考题等。 二、重视学案导学,构建知识网络 学案是教师为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全过程所准备的一份特殊的学习提纲。好的学案,应该是学生的学习好帮手,是学生学习的有效补充,当学生脱离老师时,它也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因此,我非常重视学案的设计和利用,让学案贯穿学生学习的始终,以此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1. 学案巧设计。在学案设计中,我首先列清本节课的预习要求,本节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如要掌握的知识点,对某个知识点的探究过程,实验的要求和做法,本节课的自测习题和当堂检测习题。其次列清本节课相关规律的延伸与拓展,对实验现象等的存疑探索,概括整合等。学案内容力求全面细致,起到引领学生进行综合学习的作用。学案中我还注意留有一定的空白,既便于自己在讲课的过程中进行必要的调整,也便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行补充。 2. 学案巧利用。每周一,我将一周内要用的学案分发给学生。这样做的目的有三,一是以备学生提前预习之用,让学生在两节正课之外也可以自行学习。二是在课堂上让学生以学案为基础,跟随老师同步学习。通过学案,学生能够知道自己在课堂的每一个时间段内该做什么事,跟上老师讲课的节奏,师生之间信息互通,配合默契,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教师方面,可以通过学案节省大量板书和抄题的时间,增大课堂容量,多留时间给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习。三是一节课结束后,我还指导学生把学案保存好,作为复习资料的一部分,以备复习之需。如此巧妙利用学案,能够使学生快速清晰地构建出所学知识的网络,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起丰富而有条理的知识系统。 三、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学习实效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新教材中基于实验基础上的“活动与探究”和“交流与讨论”等栏目也特别多。这些都说明,作为一个化学老师,必须有效利用实验展开教学,以此作为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突破口,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1. 以实验活动激兴趣。实验是引导学生爱上化学课的重要突破口,可是许多教师为了节省教学时间,简单处理某些实验,甚至对有些实验采取说一说、看一看的方式,只是让学生简单了解,忽略学生的需求,也关闭了学生兴趣的大门。对于那些在高考中所占比重比较大的实验,我重视;对于那些不太重要的实验,我也重视。我不遗余力地为学生创设动手实验的氛围,能让学生参与的坚决让学生参与;不能让学生参与的,也想方设法让每个学生进行现场观摩,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化学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化学2》化学反应中的热量这一节中,我将课本第35页的演示实验2设计为:在小烧杯里加入20g已研磨成粉末的氢氧化钡晶体,将小烧杯放在事先已滴有4-6滴水的玻璃片上,然后再加入约15g硝酸铵晶体粉末,立即用玻璃棒迅速搅拌,使Ba(OH)2·8H2O与NH4NO3充分反应,烧杯与玻璃片冻在一起。这一现象,勾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接下来的教学效果不言而喻,学生情绪饱满,学习热情高涨。《化学1》第53页中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实验是一个教师演示实验,我将其改为学生演示实验,由两名实验操作能力强的学生到讲台上操作。一名学生取4个相同的小烧杯分别加入50mL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的盐酸、醋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另一名学生按图所示连接好导线、电极和小灯泡,接通电源,开始实验。把实验的主动权和实验空间交给学生,在创造浓厚实验氛围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使课堂教学由“有效地教”转为“有效地学”。 2. 以实验活动促思考。在以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我还巧妙引导,利用一些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变化创设学习情境,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思考,使学生产生“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探究兴趣。例如在《化学1》研究氯水的性质时,我按照课本第43页1-4演示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现象,我先让学生自行提出探究问题。梳理总结后,让学生进行重点思考: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作用,为什么潮湿的氯气却有漂白作用?氯气会与水反应吗?如此一收一放,学生便能够很快地得出结论:氯气溶于水时会与水反应,生成盐酸与次氯酸,次氯酸有漂白作用。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尤其是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得到了最有效的锻炼。 四、与时俱进,重视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改革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质量势在必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化学的整合,是解决课堂效率的有效方法。多媒体教学具有许多十分突出的优点,如声、文、图并茂,动静结合。在这样一种教学环境中,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感官同时接受信息,因而大大增加了课时的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学生在这样轻松、偷快的教学环境中学习,不再感到单调枯燥,相反会越来越有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一些化学知识复杂,化学反应过程抽象,学生不能深刻理解化学知识和化学实验。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音频、视频来描述整个化学变化的过程,运用教学课件可以清晰讲解一些复杂、抽象的化学知识。例如《有机化学基础》中“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部分,用flash动画展示化学反应过程中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过程,加深了学生对取代反应的理解。再如《化学1》中“研究氯气的性质”部分,有氯气与铁丝、铜丝、氢气反应的三个实验。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这样的实验教师无法在课堂或实验室中完成,教师可将课件中的实验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亲眼目睹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达到实验教学的作用。这样,教师不再空洞的用嘴来说实验,学生可用眼、耳等来感受实验,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反应物质的性质和反应过程,更能持久地记忆与这些实验相关的化学知识。 再者,教师用粉笔书写会占用一部分课堂时间,这部分时间实际上是一种浪费,这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的目的背道而驰。如果采用多媒体技术,则可减少这种浪费。教师把将要讲的内容提前书写在投影纸上,或是将学习内容制成POWERPOINT课件,需要时在课堂上投影显示以代替板书。这样可节省教师板书时间,快速传递教师的教学内容,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及时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着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尽量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表达、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适时运用多媒体技术,才能使学生发挥出他们的才智,才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愿我们共同努力,为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出更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沈潇,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新课程学习,2012,06; [3]张璐,略论有效教学的标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1); [4]胡久华,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