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第十中学 欢迎您!
今天是:
当前位置: > 名师频道 > 骨干教师 > 教学研究
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少教多学”
【字体:[大][中][小] 】【发布时间:2017-05-16】 【作者:/来源: 】 【阅读:次】【关闭窗口】

 

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少教多学”

语文组  陈亚妹

针对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讲得过多,教学方法单一,此模式枯燥乏味,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受到压抑,教学效益低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学习与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取代“听讲”,在他们阅读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活动,就他们在阅读中提出的问题,去讲解、答疑、讨论、实验、调查、探究……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

  “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是什么?

   少教——把语文的最重要的核心教给学生。“少教多学”即高效教学,是教学改革要追求的理想境界。如何才能做到“少教”?

一.理念先行,做学生的引路人。

“少教多学”并不是一个新的教学理念。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Johann Amos Comenius15921670)在《大教学论》里就批判了当时学校的种种弊端,认为它们是儿童才智的屠宰场,只知道死记硬背,传授的全是一些无用的知识,扼杀了儿童的天性,违背了自然的秩序。夸美纽斯在谈到自己的教学理想时说:“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少教多学”也正是针对中国学生只会听课,不会自己思考问题,更不会提问题,是对学生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终身发展负责的一种教学改革。

   二.把握心理,做学生的知心人。

老师只有提高自己的素质,在学生心中才能有威信。学生折服于老师的才华,自然会喜欢上这样一门课程。老师如何提高自己素质并充分展现呢?

1、充实才华,展示语文魅力。我给学生上的第一堂语文课就是给学生来个成语串串烧,从此我们班同学对成语的热衷度一直很高。再后来用《成语英雄》节目进行知识补充,使枯燥的语文知识一下子活泼起来。

2、丰富才艺,彰显个人风采。学校有多媒体资源,我便充分发挥个人技能上的优势,制作出一个个内容明了,画面效果吸引力强的课件,每当要上新课时,学生都是期待的眼神等着语文老师的到来。

3、心态年轻,接近师生距离。

语文老师只有通过多方面的横溢才华的流露,赢得学生的尊重与喜欢,学生就会乐于接受教育,也乐于效仿老师,学习语文。校长曾经说过:学生不会以貌取人,而是以老师的学识尊敬老师。但我要说,一个老师心态年轻否是拉近师生关系的至关点。因为实践告诉我,我是对的!

三、形式丰富,激发学生兴趣。

创造性地“教”,即集中时间和精力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帮助、激起、强化、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

1、课堂上,让学生回归“主体”地位,成为“小老师”,多参与课堂活动,多发表自己观点。比如:我经常实践运用的——让学生也当一回老师讲课,就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只有让课堂教学活起来,教师的教学才能真正唤醒、鼓舞、激励学生,让他们看到光明和希望。

2、活动中,让学生当主力军,做“主持人”、“辩论手”、“评论员”等,可以培养其语文能力。课堂上对“主持人、“辩论手”、“评论员”的训练学生的自信心也随之提高。学校的一些类似活动就总能见到我班学生的身影。从而真正提高语文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3、课堂外,让学生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介关注社会热点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评论,学会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公民。比如每周一次的《新闻周刊》或《新闻1+1》收看,之后就展开辩论 ,还学生畅所欲言的实践和机会。

寓教于乐,寓教于事,让学生积极参与,调动其积极性,培养学生兴趣,提升素养,达到了“多学”的目的。

   “多学”,并不是多读书、多背教材,教师要通过“少教”将学生的学习变成发自内心的活动,将学生引向积极学习、深度学习、独立学习的境界。

“少教多学”之“多学”具有三个内涵:

一是“积极学习”,即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学习,探究观念、解决问题,并在实践中运用所学内容,使学习变成发自内心的活动。这一点在我校倒是很好倡导,因为我校是一所农村一级达标校,她比城市一级达标校有很多优势,比如学生都基本上来自农村,都是一群家贫子读书的勤奋学生。这些学生有的是发自内心学习的动力。当然也有不足,比如学生的探究能力比较低,探究方法比较落后,这就需要老师适时、适量地引导和启发了。

二是“深度学习”,即学习者积极地探究、反思和创造,而不是反复记忆,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批判性的学习新的思想和事实,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并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我省近几年高考语文作文写作里向议论文倾斜。于是议论文写作一直是我校老师重点研究对象。刚开始我们引导学生朝议论文“五句话”方向研究,高一阶段学生基本上对规范议论文了如指掌,接下去就是让学生“深度学习”,即追问式议论文的探究、反思和创造,的确其效果是很惊人的!

三是“独立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摆脱对教师的依赖,自主选择、自主思考、自主提问、自主领悟。如果经过学生个体思考可以习得、领悟的学习内容,应该依靠其个人能力独立完成。叶圣陶先生提出,“教是为了不教”。少教多学最终要使学生能够独立学习,达到学习的“自能”之境界。学校提倡“我信我行,我做我能,我拼我赢”,正是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所定下的,且学生也很享受的行使这些氛围。

语文学科有它自有的规律,在教和学这个问题上历来就意见杂陈。既然语文学科有自己的规律,我们就应该很好地去研究,语文课的教学到底应该教什么,学什么,如何教,如何学,怎么样提高学习效率,以往大家说语文教学少慢差费,这个现象的确存在,尽管经过几十年大家的共同努力,有所好转,但我认为没有根本的转变,语文学习占用了我们学生很多的精力,但是一直是收效不明显。这个问题也让我们很伤脑筋。

    现在在我们的平时语文教学活动中,“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能使我们的课堂更具有效性和趣味性。身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将“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结合自身实际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

 

 

参考文献:

 

1《少教多学” ——推进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贡献》   田万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