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获国家级课题“少教多学”参评教研成果之教学论文一等奖
众里寻他千百度 ——“少教多学”理念在建构高效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福建莆田第十中学 黄丽春 【内容摘要】 致力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以来,一直为“投入多,产出少”的低效课堂纠心着,众里寻他千百度,终于“少教多学”理念让处于彷徨无措的自己豁然开朗。本文主要结合自己采用“少教多学”理念进行语文教学的案例,通过反思和总结,对如何运用“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建构高效的高中语文课堂,谈一下自己的做法和见解。 【关键词】 少教、多学、自主学习、高效 有感于著名教育家于漪的一句名言:“课堂不是磁,但是能吸引学生;课堂不是蜜,但是能粘住学生。”高效的语文课堂理应是充满吸引力的。然而,随着新课改地不断推进,目前的高中语文课堂上仍然存在着一些较突出的共性问题如:课堂表面热闹,随意发问,低效互动;缺少创设情境,激发思维,高效互动。课堂效率低下一直困惑着众多的语文老师,尽管“众里寻他千百度”,但语文教学仍然收效甚微。 面对低效率的高中语文课堂,我们要努力加强对语文教学的研究和探索,努力解决现行课堂存在的一些问题,着力构建自主高效的课堂,实现语文课堂的“真正革命”。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如何实施“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建构高效语文课堂,谈一下自己的感受和做法。 一、“少教多学”高中语文教学模式案例 先从一个“少教多学”课堂模式案例说起。在上《林黛玉进贾府》这一篇小说时,因这篇课文篇幅较长,节选自古典名著《红楼梦》,要理解分析这篇课文的人物形象和主题,就要补充《红楼梦》前五回的相关内容和整部小说的大致情节。若这些补充内容完全依赖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教师授课累先不说,学生课上兴致乏乏,沉默打瞌睡,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教学的效果显然是不尽人意的。因而学习这一篇小说之前,我对学生说:“人们常说‘天上掉下了个林妹妹’,对于这个神仙一样的林妹妹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话说到此,全班同学都“嘻嘻”地笑了,我趁热打铁,“近期我们就要学习一篇有关‘林妹妹’的小说。”于是水到渠成地布置学生们做好《林黛玉进贾府》课前的预习工作。因原著内容多,学生需要翻阅的资料较多,所以我留给学生较充足的时间即一周去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弄明白前五回的主要内容和在小说中的作用。同时抛出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去解答: 1.林黛玉为什么要进贾府?她第一次进贾府众人的反应如何? 2.“宝黛初会”这一情节印证了哪一个传说? 3.金陵十二钗是谁?她们的最后的命运如何? 4.你最欣赏《红楼梦》中哪一个人物?为什么? 让学生带着我精心设计的问题去预习、去自主学习。由于留给学生较充裕的时间去预习,一周后上这一课时,学生们课前预习工作做得很充分,课上学生们的发言异常得热烈,自然而然地把这一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得以很好地完成。此时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我,适时地表扬和肯定发言的同学,同时用眼神示意鼓励还未发言的同学,全班同学的课堂参与积极性空前得高涨,激发起了诸多智慧的火花,如有一上课很少发言的同学提了一个很让人深思的观点“性格决定命运,林黛玉的小心眼、多愁善感的性格注定了她的一生是悲多于喜的。”我和全班同学给予了他热烈的掌声,同时并激动地肯定了他独到的见解。 此外不时地引导同学们提出自己的质疑和疑问,让学生们明白“有疑就要问,疑中促进步”。如有一同学提出一问题“林黛玉为何此前都从未到过贾府,我们每一个人可一有空就常去外婆家呢?”此问题一提出,同学们的发言欲望就空前得强烈,有的同学说古代交通不便,若没重要的事一般不访亲拜友;有的说古代的女子若娘家没邀请的话是不能随便回娘家的,母亲贾敏没回娘家林妹妹就不会来外婆家的。……诸如此类的见解,让这一节课上得很出彩,真正做到了教师少教、学生多学即“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学生们在这一节课中受益匪浅。 二、“少教多学”高中语文课堂模式案例反思 上完这一节渗透“少教多学”理念的语文课,学生们对名著《红楼梦》的阅读兴趣也被很好地调动起来了,能够自觉主动地阅读名著,这都得益于“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运用。 进行“少教多学”的语文教学,即指通过教师较少而又扼要的教学引导,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并取得良好效果和高效率的教学模式。在完成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做好充分地课前预习工作,让学生懂得如何预习,鼓励他们查阅相关的资料,试着理解和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学会质疑,这样思维的火花就得以激发出来了,课上各种观点交融碰撞,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教学目标、重难点就很好地得以解决。 从教学实践中,我深刻地领悟到了“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意义和作用。“少教多学”课堂真正落实了新课标提出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的观点。教师“少教”促进了学生“多学”,学生的学习热情得以调动,自主学习能力得以提高,高效课堂得以实现,何乐而不为呢?只是在上《林黛玉进贾府》这篇小说时,因时间有限,有些学生的见解、观点不能很好地展现出来,教师应利用其它途径如片断作文等方式来弥补,继续思维碰撞,独到见解之类的可张贴在班级的展台里,而不是把这些没有在课堂上交流的看法之类的扼杀在摇篮里。这是自己考虑不周的地方,这种缺憾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尽量弥补才行,力求少留一些缺憾。 三、实施“少教多学”高效的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致力于探索“少教多学”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以来,一路走来,收获良多。深深地领悟到高中语文课堂上教师“少教”是为了让学生“多学”,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要建构“少教多学”的高效课堂,就要分清教师和学生承担的角色,教师在课上“少教”不是教得越少越好或课堂上完全不作为,而是应充分地发挥好导师的作用,扮演好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充分地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扮演好课堂主角的角色。 (一)提升教师自身的语文素养 教师要教给学生“半桶水”,教师自己就要有满满的“一桶水”。语文教师的素养越高,往往教出的学生也会越出色,因而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自觉主动地提升自己的素养。正如新课标指出的“教师要努力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要认真读书,精心钻研教科书,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 在“少教多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师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效果。可见,在新课标指导下的语文教师,应该具有更高的素养,尤其为业务素养和文化素养。 语文教师要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就要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追求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理念,如学习“少教多学”的理念,要有“终身学习”的思想。积极关注新近的教研动态,教师的眼光应该伸向教改的最前沿,主动了解和掌握教改的新成果、新理念。可行的做法是订阅相关的专业报刊、阅读有关新课标方面的论著和通过网上学习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掌握教改的新动向、新成果,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努力改进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适应新的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 语文教师也要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要多读书,多阅读一些专业书籍和哲学书、历史书等。教师必须精通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了解文学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此外,语文教师还应有比较高的文化修养,要有学科渗透的意识,因为各门学科的知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文史不分家,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也联系日趋密切,语文教师必须适应这一发展趋势,作为语文教师,一方面要传授出自己的知识,另一方面也要汲取知识,为学生的发展保驾护航。 (二)培养学生的“多学”能力 1.学习方法的指导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学习方法的传授比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学贵有法,高效的语文课堂必是在学生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并能自主地投入到学习中去的课堂。所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方法,是建构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 要真正实现“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在学习方法上给予指导,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教给学生预习新知识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学会预习,可以引导学生自行设计预习学案。内容可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等,同时结合学情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一些富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来辅助学生预习。课前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知道将要学的新课应该要掌握哪些内容,这样学习才会更有效果,不至于盲目地学习。了解重难点,可以让学生预习时设法去突破,学他们不会的。预习时学生有意识地思考教师抛出的问题,想方设法加以解决,同时教师提出的问题也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可以促进学生也提出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来,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学生自主预习,这样在课堂教学时,不至于教师启发引导半天但学生仍冥思苦想或兴致乏乏,课上师生间的互动就可以水到渠成地形成了,课堂效率也能得以提高。 2.质疑能力的培养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方是长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就是在从无疑到有疑、从有疑到无疑的转化中得来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要引导学生不“唯书”不“唯上”,勇于怀疑已成定论的东西,善于为学生创造释疑解难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思想不断碰撞的过程。学生由被动的学习变成主动要学,学习的效果也会随之提高。 “学贵有疑”,在“少教多学”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教学生学会质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于难点处求疑,于模糊处求疑,于困惑处求疑等,学生有了质疑的能力,探究的欲望就会得以激发,自觉主动地去质疑求知。课上,学生在学习中若有疑问提出,我会根据其疑问来进行课堂教学,及时调整教学进程,满足学生质疑探究的求知欲望。学生心中有质疑且有展现的舞台,学习的积极性就得以调动起来。 3.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少教多学”的高效语文课堂中,合作交流学习显得尤其重要,其优越性也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就学生而言,课前自主学习的成果和遗留的问题能够得到伙伴的充分关注和帮助,不仅有助于促进学习的进步和发展,而且有助于培养合作的能力。就教师而言,因为有小组合作学习做基础,所以比较容易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还可以把小组学习作为深化课堂教学的契机,进一步开展组际交流或全班教学,使全班同学共同获益。并在探索及合作交流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感,从而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这也就自然达到了“少教多学”的效果,同时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学习时间要留足 “少教多学”高效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角,教师就必须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少教多学”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独立思考、自主参与的时间和空间,要有意识地留给学生质疑和释疑的时间。 教师课上提出问题后,要有足够的时间供学生思考,不要马上重复问题,或急着让学生回答。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耐心听学生说完,不随意插话,但可以用眼神、提示语进行指导和鼓励;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也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回味、反思,等学生没有发言的了才能评价学生的回答或提出下一个问题。 没有思考时间的课堂教学,反映了教师无视学生的存在,是对学生自主性的不尊重,也反映了课堂教学的流于形式。高效的“少教多学”语文课堂教学成功之处恰恰在于,尊重学生的主体、自主意识,适时把握学生思考的亮点,促成新的知识能力生长点。因此,要建构“少教多学”的高效语文课堂,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也要留足才行。 总之,众里寻他千百度,我终于有幸学习了“少教多学”的理念,此后就一直致力于“少教多学”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探索 ,一路走来,自己和学生都在成长着。作为一名高中的语文教师,深刻体会到教育家叶圣陶所言的“教是为了不教” 和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的“教学就是为了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使学生可以多学。”的意义所在。我想若能坚持将“少教多学”这个行之有效的教学理念贯彻于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习能力一定会有明显的提高,学生们也会爱上语文课 ,作为语文教师何乐而不为呢? 【文献参考】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4.王意如,《语文素养和语文教师的素养》,文汇出版社,2011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