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共鸣乃少教多学的最佳境界
语文组 季成仁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论文二等奖并发表 编号000757
摘要: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而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主导必须通过主体才能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考虑学情,课堂上走进学生的心灵,实现情感共振,课下经常与学生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实现课堂教学师生共鸣,达到少教多学的最佳境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关键词:选择 交流 互动 师爱
有一位教育学专家说过这样有意思的话:在今天中国的教室里,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先生,而在精神上,这种局面恰恰打了个颠倒——站着的先生占据着至尊之位,而坐着的学生的躯体内,却掩藏着一个战战兢兢地站着,甚至跪着的灵魂。而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的教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学生能够学会、会学、乐学,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师生要能够产生共鸣,使学生乐于同教师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互相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性互动,教学才能达到最佳境界。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师生共鸣呢? 一、 备课时充分考虑“学情” 新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作出明确规定,但没有规定如何实现这些目标;规定了学习领域,但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达到课程目标的途径是多样的,体现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这样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就会面临如何选择的问题。那么教师根据什么来进行选择呢?无论选择的依据有多少,不可忽视的一个依据就是学生的需要。而以往的教学总是给予书本知识以举足轻重的地位,个人知识和经验则是无足轻重的。应该使人们认识到,书本知识之外,还有另一类知识,那就是日常生活的知识,而这种知识对于实践中的人来讲,才是更为根本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世界,因此我们在备课的时候不仅要背教材、选教法、择教具、更重要的是要充分考虑“学情”,哪些地方是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的、用什么样的方法、什么样的事例进行引导,学生能够容易理解,能够产生共鸣,如在讲到苏舜钦的《淮中夜泊犊头》这首诗中的一道题目:本诗前两句(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学生对岸边不时盛开的花,明丽的色彩打破了沉闷的气氛,令人眼前豁然一亮,不太理解,我针对理科生对化学知识比较熟悉这一特点,对他们说:三种不同的化学药品单独放是一种效果,把他们放在一起就会产生另外的效果,学生豁然开然,原来不同的景物的搭配会有各种不同的效果,而诗人就常常用这种不同的景物搭配来体现不同的情感,师生之间产生了共鸣,学生不仅理解了题意,而且对诗歌的写作手法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和认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 走进学生心灵,实现情感共振。 情感,是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主动认知和心理活动高度发展的必要条件,情感被激发,能促进意志的发展,推动学生更加勇敢、自信、主动地去学习,不断获得成功。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学生接受信息的阀门,积极的情感是学生认识活动的“能源”和“发动机”。”有一位著名教育家曾说过:“整个教育过程都要有一个良好的情感基础,而不是照本宣科,强塞硬灌就可以完成的。由此,师和生都不能忽略其作用。两者之间相互作用,方能完成教育的任务。”相对与其它学科,语文是最富有人文性、情感性的学科,也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的共振,如果教师能够走进学生心灵,很容易引导学生产生共鸣。如在讲到《孟子》中的“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我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同学们经过充分的讨论,联系学习实际,认识到:“学习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思想修养,这样视野才能更开阔,正与孟子所强调的,我所要引导的吻合。师生之间实现了良性互动,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我想这就是作为教师最高兴的事吧! 教学不仅要抓住学生的心理、循循善诱,还要注重与学生平等交流,如在讲到《巴黎圣母院》时,我让学生把弗比斯和卡西莫多进行对比,我问学生你从内心之中喜欢哪一个人,并说说你的理由,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走进文本,与人物对话,而后进行讨论、探究。我也参与到他们的讨论中,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逐步认识到外表与内在往往并不一致,卡西莫多奇丑无比却有着一颗善良的心,而弗比斯仪表堂堂内心却极其肮脏。最后学生用“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表达他们对这两个人的认识。这也是我要引导的,通过师生交流,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书中的人物对话,通过合作探究使语文的核心价值:真、善、美走进了学生的心灵,师生之间实现了情感共振,亦使课堂教学达到了最佳的境界。这也为学生阅读整本名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谓一举两得。 三、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现师生互动、产生共鸣的基础,也是实现课堂教学最佳境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古人曾说:“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亲近老师才能接受老师的教育与引导,才能对教师敞开心扉,才能与教师进行真诚的交流,才能实现师生之间的共鸣,课堂教学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师生之间关系的和谐呢?我认为首先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如有时我们为了保证上课的进度,对学生的一些想法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有时草草回答几句就过去了,这对于我们教师可能认为没有什么,但对于学生来说却是与教师交流的失败,这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影响师生之间的交流,亦难以形成共鸣,其次,教师还要发自内心的爱学生,据日本一家报刊,对千名学生进行调查,有52.8% 的学生希望老师温和、可亲、具有爱心;而喜欢渊博知识型老师的只占31.1%。由此可见,在教师的素质中,师爱占了多么大的比重,有时,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因为爱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它可以使人精神愉快,给人以温暖和动力。爱,是每一位学生都希望得到的精神雨露。如果教师用这种殷殷的师爱建立起师生间真挚的感情,就会收到神奇的教育实效。教育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活动。但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内因的作用是教育取得成果的关键。师爱正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动力。爱犹如春雨,不管滋润了哪一位性格不同的学生的心田,都会产生巨大的效应--使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产生向上的力量,进而自厉进取。正因为如此,学生渴望爱的抚育,有时甚至超过对知识的最求。学生得到教师的爱,自然而然地会激发出对教师的爱,反馈回去,形成爱的双向交流。心理学家称之为"动情效应"。这种效应会产生良好的后果,学生的表现是自觉遵重教师的劳动,十分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教师合作,把教师看成是父母亲般的亲人。他们愿意向老师反映内心世界,袒露自己的思想,真诚倾诉心里的秘密。而这时教师要学会倾听,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了解他们需要教师做些什么,哪些方面是他们最需要的,最薄弱的,最想知道的,他们希望老师给予他们哪些方面的指导,这样做看似对于课堂教学没有直接的效果,其实不然,学生愿意向你敞开心扉,对老师有了信任感,自然就会喜欢你所教的学科,进而化做学习的动力,这样课堂上就容易与教师形成共鸣,达到少教多学的最佳境界。
参考文献: 《全日制普通高中新课程》2003人民教育出版社 《孟子》 杨伯峻点校 中华书局出版 《巴黎圣母院》人民文学出版社 《學記評注》(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6月第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