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第十中学 欢迎您!
今天是:
当前位置: > 名师频道 > 骨干教师 > 教学研究
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人文性”之美的创建
【字体:[大][中][小] 】【发布时间:2015-09-22】 【作者:/来源: 】 【阅读:次】【关闭窗口】
 

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人文性”之美的创建

                                福建省莆田第十中学 宋庆清

      

内容摘要:语文的“人文性”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习人类丰富的精神文化遗产,促进学生自身全面健康地发展。要尽力引导学生挖掘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美,让人文性的建构成为语文学科的重要工作。转变教学观念、丰富语文内涵、优化教学方式、多维度作业设计和完善评价制度为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建构提供可靠的保证,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美。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人文性  建构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任何语言教学的基本要求。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显然,语文教学在使学生切实打好基础掌握语文工具的同时,还承担着传承人类文化文明的重任,承载着厚重的人文精神。语文的“人文性”就是要学习人类丰富的精神文化遗产,促进自身全面健康地发展。也就是说,语文学科仍然需要用一些“真、善、美”的内容来塑造学生的个性,健全他们的人格。因此,教师要尽力引导学生挖掘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美,让人文性的建构成为语文学科的重要工作,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语文学习与感悟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转变教学观念是人文性建构的重要前提

   纵观高中语文教学现状,教师更多的把备课重点放在应对高考,追求使自己所授课的学生在高考中取得高的分数。我们常常看到有些语文老师将一篇整体性极强的文章作细致分析、肢解文脉,然后让学生完成种类繁多的应试卷和模拟卷,要求照搬答案死记答案,一旦触及到超越语文权威意图的界线时,学生就不敢越雷池半步。学生自身所具有的创造力和艺术力被扼杀,语文的学习成了枯燥乏味的知识技能技巧的训练,那么,学生必然缺乏欣赏一篇篇古今中外的优美文章的感受力。语文的学习失去了美感,自然语文教学也失去了生命力,学生就会对语文学科失去兴趣。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对语文教学的完善有着重要指导意义,要求语文学科的学习更多应注重学生自身的感受和体悟。可喜的是,现今高考的语文指挥棒也在悄悄发生变化,过去那种只注重标准化、唯一性的答案,已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教师如果还是固守一隅,不转变自身保守的教学观念,不能容忍有个性、有创造力、有想象力的学生,只会埋怨学生的不听话,又怎能培养出有智慧、有情感、健康向上的学生 ?只有转变观念才能建构语文的人文性,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中感受语文学科的美及丰富的知识内涵,促进学生整体健康和谐地发展成长。

    二、丰富语文内涵是人文性建构的重要载体

    古今中外文学典籍,既有对时代变迁及各地地理人情风貌的详尽描述,又有对不同时代闪光的人文思想的深刻挖掘。例如,引自《左传•闵公二年》载的“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中的“轩”,在苏轼词中 “小轩窗,正梳妆” 的“轩”字是指小室的窗前,其实,“轩”原指一种供大夫以上阶层乘坐的前顶较高而有幄幕的车子,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车子的形状被引入建筑中,现代将有窗槛的长廊或小室称之为轩。短小而精悍的几个古文蕴含着丰富的中国古建筑知识。再如,语文教材中经典的外国文学作品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通过描述菲利普夫妇在发现于勒由富有转为贫穷时的心理状态和表情表现,形象生动地刻画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金钱至上”的关系。这就是通过对文章的学习、品味与挖掘,特别是体会作者所蕴含的讽刺口吻,来引导学生正确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人情的冷薄,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材中汪曾祺的文章《胡同文化》,是一篇具有丰富人文底蕴的文章,不仅谈及对都市文化的解读,也论述对传统文明的评价。他在都市胡同里咀嚼北京人的特点,怀有深深的无奈的怀旧情结。与之类似的还有王安忆的《上海的弄堂》和贾平凹的《西安这座城》。王安忆让我们穿行于上海的无数个弄堂,感受着上海的历史沧桑;贾平凹却让我们面对“废都”古城墙,油然昂扬出一种中国文化魂魄的大气和自豪。三篇文章都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值得我们细细的体味。语文学科就是要充分发挥人文性的作用,引导学生挖掘出教材和读本中丰富的人文内涵,把阅读的视角定位在情感比照上,鉴赏三篇不同风格文章的“美”。

    三、优化教学方式是人文性建构的主要途径

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师展示才华更是引导学生培养语文学科人文性的主要舞台。教师要运用讨论、辩论、表演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并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与教材进行整合、优化处理,同时展开师生、生生之间多层面、多纬度的思想对话,让师与生、生与生的人文性不断的显现、碰撞与交汇,从而充分体现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

语文要培养学生基本的认知能力,还要促进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发展与完善。同为古代说士形象:有委婉机智的触龙、隐忍有远见的文仲、善于讽谏的邹忌、勇赴国难的烛之武等。在教学中,笔者不仅引导学生揣摩文中有关主题的语句、段落,还通过查找资料、讨论、辩论等方式,探究文本中具有鲜明个性的古代武士说士,挖掘这些武士说士身上的闪光点,渗透对学生人文性的引导。笔者还将此类主题阅读的触角延伸到课外,要求学生阅读《晏子故事两则》,找出描写晏子的性格特点的语句,并用小组合作归纳概括。从“使楚”中,学生感受到了晏子的幽默机智。学习《荆轲刺秦王》,笔者则结合陈凯歌的同名电影,引导学生提炼出荆轲身上那种不畏强权、不怕牺牲的精神,学习他以追求维护国家的利益为人生的价值观。然后,再联系自身,看自己身边有哪些像荆轲这样的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英雄人物并向他们学习,这样的教学,一下子拉近了师生情感,还拉近了文本与读者的情感。笔者深感这样的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增加爱国情操,同时这种人文性又进一步深化了学生的阅读。

    四、多维度作业设计是人文性建构的突出方面

新课标强调语文作业设计应突出人文色彩,既要关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巩固,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促进学生个性、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发展。目前,有不少学生不重视语文作业,认为可有可无,觉得语文从小学一年级就学,现在没啥好学的,作业更没必要做,多做少做也不会影响高考语文的分数。而有的老师则布置了大量的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内容,而不是引导学生通过细细阅读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文章,这也偏离了语文学科教学人文性的目的。

语文教学除了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外,更重要的功能还在于通过中外优秀的文章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提升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及能让其自由地表达,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学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指导学生反复多角度地阅读文章,挖掘人性的多维面,引导学生完成《我眼中的孔子》这篇作业,通过多个角度来思考,挖掘孔子这个伟人身上的闪光点。学生们通过各种渠道查找有关孔子的信息和文章,如有一个小组的学生提到《季氏将伐颛臾》里,孔子“金刚怒目”,在“主义”和信仰面前决不后退半步。这就挖掘了人物性格的多层次,培养了学生发散性的思维。

五、完善评价制度是人文性建构的根本保证

长期以来,面对高考的压力,许多语文教师教学中只教与高考有关的内容,而不是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丰富其精神世界。“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的终结性教学评价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自然也就不能体现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功能。在高考分数这个终极目标下,学生一旦发挥不出自己的特长,找不着语文学习的满足感,就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与乐趣;教师也就失去了教学的个性与激情,变成了只会死板照“纲”教学的机器。语文新课标强烈呼吁新的更适合学生发展、更能完美结合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评价机制。语文课程标准提到要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完善评价体系,从而正确发挥评价功能,促进学生发展,帮助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开展“以学生自评为主,社会、教师、学生、小组、家长等共同参与的”的多元评价机制便充分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新理念,注重学生个体和教师的多元健康发展,为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建构提供可靠的保证。

    语文学科呼唤感性的阳光。在教学中,把语文的人文性工具性完美地相结合,引导学生置身于优美的篇章中,领悟优秀作品的内涵,吸收中外文学作品的精华。构建人文之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品位,从中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提高人文素养、加深人文底蕴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金文娟《让语文课堂闪耀人文性的光辉》- 《考试周刊》- 2012

2.孙绍振《名作细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该论文20157月在《学园》第21期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