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设情境,激活高中数学课堂 福建省莆田第十中学 孙晓丽 351146 摘要:什么是数学情境?数学情境是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学习,有效结合教学内容所设计的相关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更好地切入课堂,并能主动发现知识,从而更好地参与课堂探究。在情境中,学生的情感体验会被激活,抽象的知识也会因为情境而变得感性,使学生能够借助情境开展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从而主动发现知识,并获得能力的发展。高中数学课堂如何有效运用情境教学?本文从设计导入情境,让学生切入探究;设计操作情境,让学生主动探究;设计练习情境,让学生积极探究;设计价值情境,让学生高效探究四个方面阐述。 关键字:导入情境;操作情境;练习情境;价值情境 有效的数学情境能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情境中主动发现数学知识,并借情境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高中生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生活体验,教师在设计情境时要考虑到高中生的认知心理,紧扣教材难点的突破而设计情境,使情境具有一定的“含金量”,从而借情境激活高中数学课堂。 一、设计导入情境,让学生切入探究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思维的出发点,教师可以利用课堂导入环节,为学生创设富有启发性和讨论性的问题情境,因为课堂导入作为一节课教学活动的开始,如果教师不能在这一环节做到抓住学生眼球、吸引学生注意,学生可能一节课都在走神、开小差,教学效果自然也达不到理想状态。 二、设计操作情境,让学生主动探究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适当地进行动手操作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化、形象化,因此,我们也可以借助于动手操作的方式来为学生营造一个有趣的教学情境。例如,在高中数学中,关于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向来是很多学生难以理解的难点。为此,我在讲授这部分知识之前,就给学生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首先,我拿出一段绳子,然后把绳子的两端固定在黑板上的某一点,接着在绳子上套上一支粉笔,拉紧绳子旋转一周,结果黑板上画出了一个标准的圆形,这时候,我就开始提问:“同学们,请回忆一些圆的定义是什么?”“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叫做圆”学生回答出来圆的定义.接着,我又从班级里请一位学生上来做我的助手,再进行如下的操作:首先把绳子的两端分开一段距离,然后把它们分别固定在黑板上,接着再套上粉笔,拉紧绳子旋转一周,这时候,学生发现黑板上出现了一个标准的椭圆.通过这种实际的操作,使得学生对于椭圆的知识获得了一个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这时候,教师再进行椭圆定义和标准方程的讲解,学生就会容易接受得多. 三、设计练习情境,让学生积极探究
在数学课堂上,利用练习题,让学生在做题目的过程中产生疑问,引出新知识,这也是教师经常用到的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例如,我在给学生讲到“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时,首先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1+2+3+4+…+10=?,看到这个题目以后,学生很快在草稿纸上算出了答案,接着我又给出了一道练习题:1+2+3+4+…+100=?,很多学生一看到这个题目,倒吸了一口冷气,说道:“这下可有得算了”,虽然过程很麻烦,但是学生至少可以算得出答案,于是我又给学生出了几道题目:“1+2+3+4+…+N=?”、“1+3+5+7+…+N=?”、“3+6+9+12+…+N=?”,这下学生彻底傻眼了,不知道该怎么算.这时候,再进行接下来知识的讲解效果会更加理想. 情景的创设要对学生的学习有意义。情景应该是学生所熟悉或可以理解的不容怀疑,然而还必须注意,情景中所包含的数学问题必须对学生又必须是富有挑战性的,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情景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只要能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什么样的情景都是好情景。当有些问题学生不能独立解决时,教师恰到好处创设的创设问题情景,有助于更好的调动其他同学参与到问题的研究解决之中来。学生经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到跳一跳摘果子的成功乐趣,就会产生成就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促进进一步的学习。 由于数学本身具有枯燥性,如果教师在授课时采取填鸭式的方式进行讲解,许多学生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很难投入到数学学习中。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必须创设价值情境,通过转变授课方式来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的思维能够被调动起来。教师在开展情景教学时,应该对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同时还要从生活和心理两个方面来洞察和关心学生,这样才能使情景教学的内容更加易于学生接受。例如在平面直角坐标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得出了横轴、纵轴、横坐标、纵坐标等的概念后,我是这样设计的:以班级座位的某一排为x轴,某一列为y轴,且分别规定了它们的正方向,随着x轴、y轴的不断变化,让学生画图找自己的位置并说出自己所代表的点的坐标。 总之,有效的情境能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探究激情。想让情境教学更好的激活课堂,需要教师把握教材特点,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境素材,有效将抽象的知识渗透于情境之中,使学生在情境中更好地发现知识,理解知识,从而让情境教学绽放魅力,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该论文于2016年发表在《读写算》教师版2期/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