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莆田第十中学 肖丽娟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心理健康越来越重视。许多中小学校开始重视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但由于我国心理学发展起步较晚,许多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其认识不足,且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缺乏,一些中小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仅停留在开设心理咨询室或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但其实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更多的途径来开展, 以达到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品质的目标。笔者认为改革和完善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一、调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管理。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校本课程,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没有统一的考核评价标准,学校在这些方面有相当程度的自主权和灵活性。学校可选定合适的主要参考教材,并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状况制定校本教材,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走向规范化。 二、开办家长学校。 针对学生家长的实际情况,学校应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家长培训工作,帮助家长形成科学的育人观,加强学校、家长、学生三方面的沟通和了解,形成教育合力,积极改善学生的心理成长环境。 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学校要指导家长转变教子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以家长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为影响孩子。 三、定期开展专题团体辅导活动。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成员在共同的活动中彼此进行交往、相互作用,使成员能通过一系列心理互动的过程,探讨自我,尝试改变行为,学习新的行为方式,改善人际关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定期开展一些专题团体辅导活动,比如考试焦虑专题、人际交往专题等等,针对有共同心理问题的一部分学生进行团体辅导,可以深入地解决其身上存在的问题。这是对心理健康课的一个补充,心理健康课面向所有学生,讲授的是一些普遍性的心理知识和方法,而心理辅导是针对一部分已出现一定心理问题的学生,更具有针对性、更能深入地解决问题。 四、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师培训。 决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效果的关键因素是任课教师,任课教师本人的基本素质和努力程度至关重要。教师的充分参与,积极的、开放的态度以及人格的魅力,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取得理想效果的根本保证。在任课教师的选拔和培训中,首要考虑的是其人格方面的素质,其次是专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教师本身的示范作用和自身资源的挖掘在心理辅导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照林孟平有关心理辅导员应具备的人格素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师应具备的条件包括以下方面。 (1)有较丰富的人生经验,有良好的常识和社会生活能力,有能力对个人的广泛需要做出回应。假如在这方面有所欠缺,愿意改进,不断丰富现实生活体验,能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和事物。 (2)友善、乐于助人、喜欢与人相处,也善于与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不害怕走进他人的内心世界,与他们一同去面对生活中的愁苦。 (3)珍惜和尊重自己有帮助人的权利,而不是把助人作为一种需要。 (4)接纳自己,有健康的自我形象,能正视自身的优点与弱点,自信。 (5)清楚自己的价值观,并经常内省,不断清理自己。 (6)尊重他人,亦自尊,相信每一个人都有独特的价值,也都有潜在的动力和资源可以帮助他自己尽力、有效地生活,不轻易批评别人。 (7)真挚诚恳地对待自己和他人,不虚伪,不刻意掩饰,在辅导中不扮演角色,可以以真实的自己投入辅导。 (8)具有适度的智慧,能主动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能更有效地帮助别人。 (9)语言表达准确、具体、简洁、有幽默感。 (10)注意身体健康,保证有旺盛的精力投入生活。 (11)敢于冒险,在生活中不害怕接受挑战。 (12)承认个人的限度,不事事追求完美。 以上12项条件可以作为选拔任课教师的参照标准,也可以在培训教师时作为教师的成长方向。 重视和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教师抓起,必须以良好的师资队伍为保障。当前,应特别加强中小学教师的心理教育培训。继续教育部门应把此作为重点内容进行专业培训和实践指导,倡导所有教师研究和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五、各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学校教育中,占据学生和教师时空最多的是各学科课堂教学。新课程的各学科教学本身就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无论是工具课、人文课,还是自然课、技能课都有许多显性的或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可资利用。教师要深人挖掘各学科中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人人自觉充当学生的“心理保健医师”,形成“全员心育”的局面。 当代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有一个宽松和谐的良好环境,而且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和技巧。学科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之一。所有任课教师都负有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如何充分发掘与拓展教材中的心理因素,努力实现课堂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是提高教学质量与育人质量的重要措施。 六、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要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班级、团队活动和班主任工作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七、关爱特殊学生。 特殊的心理问题往往出在特殊的学生身上,关爱特殊学生是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的必要手段。关爱特殊学生应采取个性化的实施办法,将特别的爱送给特别的学生,帮助他们回归正常心理状态,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品格。 八、改革学生评价。 科学的学生评价可以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当前,中小学校要结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工作,研究学生评价与学生心理之间的关系,从评价方面为学生创设健康的心理成长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