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各种资源,提升高中政治课品质 莆田第十中学 谢海波 一、巧用时政资源,提升政治课的时效性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而不应该只是照本宣科,因此在平时授课过程中一定要把当时的时政热点与思想政治课有效结合起来,不仅体现了政治课的时效性,也会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不仅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也是全国卷背景下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 2015年10月5日,是全中国人民振奋的日子,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颁诺贝尔医学奖。而我那一周正在讲《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这一框题,我就把这个时政热点和我的政治课有效结合起来,我找了一些材料并设置了一道主观题来教授,效果很好。材料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屠呦呦和她的科研团队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历经数百次的实验,翻阅大量医书并从《本草纲目》《肘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锁定青蒿这种植物,从中成功提取出了青蒿素。由此开创了疟疾治疗的新途径,使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降低,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结合材料,分析青蒿素的研发过程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参考答案:屠呦呦和她的科研团队对青蒿素的研发过程表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屠呦呦和她的科研团队通过翻阅医书和大量实验,成功提取出青蒿素。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屠呦呦和她的科研团队通过几十年艰苦卓绝的努力,研究发现了青蒿素,推动了疟疾治疗水平的提高。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从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被誉为“中国神药”,全球数亿疟疾患者因此而受益。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研发青蒿素是为了战胜疟疾,满足人们的实践需要。这样,把时政热点与政治课有效结合,使政治课始终充满着朝气,流动着新鲜的血液。 二、 巧用网络资源,提升政治课的拓展性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特别是Internet与校园网的接轨,为中学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使网络教学真正成为现实。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应创设网络教学情境,新闻播报、时政评论等,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课外开展时事征文、辩论会、模拟法庭,主题学习网站等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资源,理解消化学科知识,以及参与社会,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所以我通过建立一个思想政治主题学习网站,建立校内的局域网,建立一个突破时空限制,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的网络平台,构建交互式学习环境。我可以上传一些优秀学案和案例,教学录像,还建立了网络优秀试题库,设立教学邮箱,设立QQ群,通过网络向相关教师和专家请教。巧用网络资源,不仅符合高中生的年龄特点,而且拓展了政治课的空间,拓展了学生的学习面。 三、巧用文化资源,提升政治课的艺术性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文化生活》教材几经修订,思路清晰、图文并茂,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实际,深得师生们的喜爱。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融入恰当的传统文化元素,就会让文化生活这本书更加多姿多彩,更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达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到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时,我首先和同学们一起观看了明星版《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演出三百多场的明星剧目。越剧明星版《梁祝》是在传统经典名剧的基础上改编而成,它吸取了原《梁祝》的精华,在灯光、舞美、服装、道具等方面进行了重新设计制作,美轮美奂的舞台景观,著名作曲家何占豪、陈纲所作的同名小提琴协奏曲贯穿全剧。戏中吴凤花、陈飞、谢群英、王君安、李敏、吴素英、陈雪萍、张小君、徐铭、金静、郑曼莉等十几位梅花同台演绎,非常精彩,非常震撼。这些越剧的艺术家们来自越剧不同的派系,各有特点,各有韵味。她们来自的派系有袁雪芬创立的“袁派”、尹桂芳创立的“尹派”、范瑞娟创立的“范派”、傅全香创立的“傅派”、徐玉兰创立的“徐派”、张桂凤创立的“张派”、戚雅仙创立的“戚派”、王文娟创立的“王派”、陆锦花创立的“陆派”、毕春芳创立的“毕派”、张云霞创立的“张派”、吕瑞英创立的“吕派”、金采凤创立的“金派”等13个派系,不仅很好的诠释了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还体现了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文化创新,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精神世界,还自然而然的学到了知识,效果很好。 四、巧用实践资源,提升政治课的生活性 20世纪30年代,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经过教育实践,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其基本内涵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他给生活教育下的定义是:“生活教育是生活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他认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是生活决定教育。到处是生活,到处是教育。陶行知先生反对脱离社会需要、理论脱离实践的教育,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更应关从学生所处的校园、家庭、社会等现实生活中,充分挖掘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现象,把这些现象带进课堂,使思想政治教学活动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症结在于重课堂的知识教学而轻社会实践,重校内训导而轻校外教育,始终停留在“说教式”的层面上。我们不仅要改革课堂教学,更应该把课堂教学向两头延伸,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增强实践性,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比如我在讲解《经济生活》这本书的企业和公司的相关知识的时候,我没有采取简单的说教,而是带领同学们亲自参观了我们学校附近的几个企业,艾力艾,上塘珠宝城,莆田盐场等企业,通过参观,了解和企业相关人员的介绍,同学们兴趣大增,很好地掌握了公司和企业的相关知识,也知道了企业要想经营成功,必须要怎么做。所以倡导政治课的实践性,应该提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活动,通过某些形式参与公共生活,体验社会生活,达到思想的升华和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五、巧用学生资源,提升政治课的主体性 思想政治课焕发生机和活力的前提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利用好学生资源。一堂政治课,如果让一个老师带动全班的积极性是比较难的,但是全班同学们带动老师的积极性是比较容易的。毕竟一个老师的知识是有限的,而所有同学们的知识是无限的。所以,无论是上课,还是讲解练习,都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说,让他们讲,让他们参与,甚至有的简单的框题,可以叫一个学生充当老师,上讲台前讲课,效果也不错。这样老师当的轻松,学生学的容易。我任教俩个教学班,我经常让他们互相出题,互相批改,在出题批改的过程中,同学们很好地掌握了各种题型和答题技巧。所以,在政治课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既能提高教学效果,还能提高同学们的能力。 教学中的资源是各种各样的,丰富多彩的,我们要随时随地的采用恰当的资源为我们政治课教学所用,就一定可以大大提升我们政治课的品质。 参考文献:《陶行知文集》 《时事政治》 2016年在《教育与教研》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