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体验式教学法 提高学生学习信心 ——通用技术教学方法尝试 莆田第十中学 谢经贤 351146
【摘要】我省开设实施通用技术课程已有九年了,由于各种因素造成这门课程教学形同虚设、难以真正深入铺开,这已是客观的事实。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抓住学生的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信心,就成目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所要阐述的是教师怎样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设计过程,以此来激发学生创新欲望,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体验 提高 信心 通用技术课程与高考课目所不同的是学生评价课堂好坏的标准不再是能否帮助他们掌握知识与提高解题能力,而是能否帮助他们提高认识、思考和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的课堂教学应从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中构建知识体系(即体验式教学法)来引导和帮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技术问题,这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更是开设和学习这门课程最有说服力的依据。只有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才有可能构思出针对性的设计方案,根据现有条件予以实施,形成有实际效益的技术成果,体现学习这门课程的价值。本人根据通用技术的课程性质,结合体验式教学的主要特征,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初步探索体验式教学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下面谈谈具体的做法。 一、 精心设计,上好第一节课,吸引学生进这门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上第一节课前,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将充足的教学资料裁剪成内容丰富的教案,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争取这门课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课堂上可精要地介绍本学科的精彩之处,把学生好奇心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让他们从此热爱学习通用技术。本人设计了一连串如“人类如何从石器时代发展到如今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的呢?”“人类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是如何利用外在事物或发明新事物来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呢?”“人们怎样发明制作衣服抵御寒冷,建造房屋遮风避雨,学会用火食用熟食的呢?”等等问题进行诱导,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当这些目的都达到了,人们又如何发明各种时装、建筑物和美食,使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一步步引导学生到技术与设计中来,一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辅以介绍依靠设计而获得巨大成功的一些经典案例,如耐克公司只提供设计,不参与制作鞋子,却将鞋子生产链中最大部分的利润收入囊中;可口可乐公司凭借一张可乐配方,称雄饮料市场上百年;肯德基凭借设计了一种快餐销售模式,连锁店遍布全球……他们都是靠技术设计而长久大幅赢利的典范。紧接着对国内其他省份开展这门课的现状进行分析介绍,如作为国内把通用技术纳入高考的省份之一,浙江省的通用技术教学在全国处于相对领先地位,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了。最后向学生介绍大到航天飞机、神舟十号、天宫一号发射,小到衣食住行,无不是设计与技术的成果。 二、贴近生活,选好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关注身边 通用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学内容既来自课程,更大程度上应来自学生身边。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留意身边的好习惯。 首先,应用视频,辅以提问,进行启发引导。在讲到新技术改变生活时,教师可先播放三段大地震后抢险救灾的视频。第一段视频的内容是灾民自发组织起来,用双手、铁锹等在废墟上疯狂地翻挖着寻找亲人,结果总是失望;第二段视频的内容是救援人员开着挖掘机、铲车等现代设备快速搬开断壁残垣,但是这种肓目性的挖掘效果仍然不理想;第三段视频的内容是几个专业救援人士利用生命探测仪短时间内就能确定废墟下是否有生命存在,然后对定位部位少量开挖,很快就能找到幸存者,用时少,效率高。待学生看完有所触动有所思考有所议论时,教师趁热打铁追加几个精心设计的问题加以启发引导,学生很快就明白其中的道理,用时不多,但效果明显。 其次,自制教具,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古人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用技术课的教师应就地取材,自己动手制教具。在讲解“设计方案的制订”时, 以同学设计制作木制桥梁为例介绍设计的基本过程。本人亲自设计、加工了三个木制桥梁,拿在课堂上当场做了承重技术试验,将制作过程中容易出现几个问题如何解决与课本中的理论知识相结合进行讲解,教学内容具体而有针对性,创设了良好的课堂情境,学生反应积极活跃,师生互动良好。 最后,利用身边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将理论加以实践。教师可充分利用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等各种节庆活动,进行一些如小板凳、相框、桥梁、航模、机器人等小制作、小发明比赛活动,让学生将课堂中所学的理论付诸实践。
三、借用网络,加大信息容量,应对专业知识匮乏 通用技术是以技术教学为主的一门课程,单凭教师“一嘴、一笔、一黑板”,是无法给学生一个具体形象的全角视野。借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可将图片升级为视频,把相对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化为生动具体的形象,教学内容更直观、生动、有趣,又增加知识容量。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课堂教学效率也随之提高了,从而使学生视野开阔、思维开拓,并且能力得到培养。在讲授技术发展史时,可通过视频,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知识量,如通过回放已发射的“神十”升空的实况及相关“神十”技术的视频,向学生介绍我国从无飞船→单人飞船→多人飞船→太空行走→与天宫一号对接技术革新的过程。最后提出问题:下一步我国将探索空间实验室工程的研制开发,或在2015年前后发射天宫二号进空间实验室,让学生猜想,还需要哪些技术改进或升级?以吸引学生进一步探索。 四、立足实践,建立好成就感,建构多元知识体系 通用技术是一门注重实践的课程,纸上谈兵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只有把理论知识融入现实生活,在实践的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加以运用,才能让学生锻炼动手能力的同时掌握理论知识,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热情。例如在讲解有关开环和闭环知识时,教师以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大家非常熟悉的楼梯路声控灯、自动感应水龙头两个控制系统作为开环例子,以空调、抽水马桶的控制系统作为闭环例子,将两者图片进行分析对比,形象直观,学生很快弄清了二者的区别。另外,书上的小试验要尽可能让学生试验实践,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去做一些具体的物件,当学生自己制作出一件有创意的作品时,他们会体会到巨大的成就感。如学生制作的多功能学习用品盒(架)、台灯、小凳子、孔明锁、鸟巢模型、桥梁模型、机器人等作品,不但会在本班本校同学中互相传阅,还会传到外校,甚至家长和亲属也会被学生的作品所触动。在制作体验过程中当学生自己所拥有的理论知识不够用时,他们会通过请教老师、网络搜索等方式想方设法去解决,每一个哪怕是简单物件的产生都会有一个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伴随着努力与艰辛的过程,都是使学生完成从理论到实践再上升到理论的一个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多元知识体系已悄然建构。
五、走出课堂,分好层级梯度,提高学生学习信心 通用技术教学若局限于课堂理论的灌输往往没有良好的实际效果。开展适当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将学过的知识进行实践,是通用技术教学的必须之举。例如在进行“产品人性化设计”内容教学时,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绘制一份校园平面图,标出人机关系设计不合理之处并寻找解决的方法。学生平时生活在学校里,但甚少有人仔细观察过,这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让学生一下子就投入到活动中去。又如在指导学生进行台灯制作项目时预设几种难易程度不一的方案以配合学生能力的差异性,即能够用开关控制台灯是最低层级,加入定时器、声光控等开关为第二层级,第三层级要求灯泡亮度可以调整并且灯光须射在特定区域,学生自己找资料、买零件、造出符合各种需求的个性化台灯为最高层级。难易不同,层级有别,每一个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实际程度选择不同难度的任务,只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就都值得鼓励和赞扬。由此,学生学习通用技术的信心也不断得到提高和增强。 总之,让学生在学习中开动脑筋,在实践中亲自动手,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成长,进而发明创新,他们很快就会喜欢上这门课。当然,作为一门起步不久的课程,如何进行通用技术课程的有效教学尚需我们通用技术教师和研究者们共同关注、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技术与设计1》、《技术与设计2》,地质版,2011年7月第2版。 [3]顾建军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技术与设计1》、《技术与设计2》,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4]浙江省高中新课程课前培训资料《通用技术》.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编印,2008年。 [5]林菁华,《任务驱动法在通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10年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