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让课堂不再是教师的天下
方凤英 福建省莆田第十中学 351146
【摘要】 高中生的课堂缺乏活力,学生不是没问题,就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为让课堂充满“问”, 问题意识主动萌生,笔者从营造氛围、传授方法、启发引导、即时点评、课外延伸五个方面引导学生会问、乐问、勤问,从而使语文课堂欢声笑语、高效乐趣。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高中学生 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3
高中生由于生理和身体原因,不敢在课堂上表现自己,只想在课堂教室的一隅做一个默默的自己。从小学上来一直缺乏广泛的课外阅读的习惯,语文方面的知识储备量不够,仅限于课本上有限的篇目,无法放开自己。传统的教学,教师为赶任务,应付考试,课堂时间有限,只是教师在一直表现自己,容不得学生有太多的“杂话”耽搁课堂时间,学生只能在压抑自己,对老师的话和答案言听计从,时间久了,连问题意识都没了,感到无话可说,课堂静悄悄的,只是教师的“独角戏”,越来越多的学生成为“木偶人”,鉴于问题的存在,笔者认为从以下方面去提高。 ————————————— 基金项目: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教育科学2017年度课题《语文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JYKT17077) 作者简介:方凤英(1979-),女,中学一级语文教师,本科,主要从事中学语文教学与研究,fyfang2002@163.com,联系电话:15205959219。 一、营造氛围,让学生敢疑 教师可以在每节课课堂的重难点突破后,要适当地“留白”,让学生说这节课的启发,收获,要有一定的范围限制,不能天南地北地乱扯,教师拿师生共同关心的问题来协商讨论,或讲近期刚发生的事进行时评,用自身亲身体验来拉近学生的距离,以玩笑的形式放松学生的心态,待到课堂气氛宽畅自由后,会渐渐释放自己的不安与拘谨并放开自我,开始思索、询问、提问,急着表达自己,学生的问题意识已初步养成。 二、传授方法,让学生懂疑 教育家波利亚说过,“教师的作用在于:系统的给学生发现事物的机会,并给予恰当的帮助,让学生在情景中亲自去发现尽可能多的东西。”即教师要创设特定的情景,促使学生提出问题[1]。翻开语文教材,它的字、词、句的精妙,主旨的哲理,表现手法的活用,结构的独特等无一不是问题的源泉,是问题的对象,是问题的范本,语文中处处有问题的情境,教师应创设一套常用的问题情境解读文本,让学生一拿文本就有诸多问题在脑中涌现。 1、提取主题 杜威认为:“知识决不是固定的、永恒不变的,它是作为另一个探究过程的一部分,既作为这个过程的结果,同时又是作为另一个探究过程的起点。”[2]可知,探究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文以载道,文以传德”围绕文本的主旨内容进行主题提取是语文课堂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从当代的社会精神出发,从作品的价值和意义出发,引导学生对每一个篇目进行主旨提取,时间一久,一拿到作品便有主旨问题意识,问题意识已悄悄在学生的心中埋下种子。 2、赏析语言 文本的语言运用是否精当,表达效果如何一直是文本重视的一个要素。如讲解《荷塘月色》时,朱自清先生运用比喻和拟人生动地描绘了月光下的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引导学生赏析语言时运用规定的答题格式“运用了××(修饰)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学生在赏析中对用词的准确有了感悟。还可以替换词语来考验他们的语言感知和运用能力,特别是在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语言的准确和科学上,教师可延伸到诗歌的语言鉴赏,亦可自由摘选的篇章进行鉴赏,在拓展中学习。学生有了技巧在身,个个兴奋地赏词语,改词语,换词语,问题意识在不知不觉中被启发着。 3、结构探究 文本的结构凝聚了作者谋篇布局的构思,不同的作家构思不一,结构形式也多样化起来,如:“一波三折”式的、“欧亨利”式的、“延迟”式的、意识流式的等,也可能是小标题式的、戛然而止的、层层深入的,教学中要抓住这些典型的结构手法,根据学生的实际和阅读经验有技巧地向学生传授悬念法、照应法、抑扬法、铺垫法、对比法,让学生心中有问的内容,会从文本的结构发问。文学类阅读一般从多角度展示人物形象,有意识地让学生思考写作中的结构要怎样安排方能更适合主题的表达。教师还可以用微信群或课外发放的纸质材料,学生一拿到文本就会看框架,览结构,产生问题意识,与人共探究。 4、技巧研讨 一篇文章呈现在我们眼前时,总会有不同的表现手法,这正是它作为范文的魅力所在。教师提前微课展示总结表现手法,让学生常记左右,学习有了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后,乐于与别人探讨,研讨中看问题的能力逐渐准确和深刻,问题意识逐渐增强。 三、启发引导,让学生会疑 教师应启发学生多样性思维。学生回答问题习惯顺着思路的正向思维,教学时应启发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反向思考,即逆向思维,它不仅独特又能调动学生思索的神经,如教《项羽之死》,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假如项羽坐上乌江亭长的船,那又会怎样的结局?”时,用逆向思维启发他们,将他们的思维活动一步步推向高潮,从而对项羽的形象理解得更深刻。教师在教学中还可引导学生利用发散思维去解决一个问题。如《长恨歌》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角度去评价唐玄宗,他是一个荒淫误国的君王,儿女情长的痴情男,耽于幻想的老人……学生在多角度评价后对玄宗形象有了较深的认识。逆向、发散思维训练,引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教师课前引导学生找不常见的成语,不能雷同,利用“成语汇报”的平台,共同学习成语,要求学生按座号到讲台上摘抄成语,说明用法,出题测试,轮到的学生不能被班上的同学问倒,否则以唱歌处罚并再找,为了当好当天的“老师”,他们课前广泛涉猎,深刻了解,多方查问;没轮到的学生若存各种疑惑与不解,当场问“老师”,提问时要会答,要找问题给“老师”麻烦,这样课堂上见识开阔了,言语丰富了,提的问题多了。 教师指引学生通过比较生疑。即文本中类似的人物、相似的情节,相同的环境,通过比较,发现新问题。找出差异,差异中方能生疑,生问题意识,更好地理解课文。例如杜甫的《蜀相》和陆游的《书愤》中,同样都提到诸葛亮,都有敬仰之情,但具体的情感表达不一。前者通过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表达对诸葛亮的仰慕和惋惜之情,同时也有诗人忧国忧民的炽热情怀和郁郁不得志的强烈感慨,而后者却表现自己怀才不遇,老气横秋的慨叹和对投降派的不满与愤怒,同一个人物,所抒的情感却完全不一。异同比较中引导学生学会诗歌鉴赏,学会生疑,存有问题意识。 四、即时点评,让学生乐疑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3]说的是每一个学生发自内心地都有表现欲,想证明自己的能力,在意别人的评价,课堂上当学生敢于答题时,教师一定不要吝惜自己的评价,这评价可以是一丝微笑,可以是一个点头,还可以是一声赞美,当别的学生见到他得到这么高的评价时,定会有跃跃欲试的表现欲。教师还可以用分数的形式来评价学生的问,具体做法:让班上的每个学生就某一个模块或某一知识点进行出题,出题者要按平常的考点出,不能超纲,且自己要有正确的见解,对出题者的评价作为一次考试的成绩评价。自由开放式的提问,学生的问得到了评价,增加了发问意识的兴趣,开放性的考试也从另一个侧面考验自己,发问用文字表达,自由度大了,因为有评价,问的质量、数量也提高了。 五、课外延伸,让学生拓疑 语文的课外资源很丰富,如微信、图书馆、多媒体网络、乡土资源等,学生对他们往往是最感兴趣的,语文教师如能合理利用不仅能提升语文能力,而且还能增强问题意识。如论述类文本阅读较难,一出现就想放弃。教师利用“福建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中的“教学助手”提前分工,制定学习方案,把课堂上不便完成的以作业的形式推送,让学生利用假日或周末的时间去完成,学生有了更充裕的时间,更细心、更有乐趣地思索,学生在题目实践中有思考,问题意识的训练在实践中。 古有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4]作为语文教师应充分寻找利用身边可用资源,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样不仅学生学习兴致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了,创新思维得到开发了,而且课堂充满着问,效率高效,不再是老师的天下了。 参考文献: [1] 王军林. 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J]. 科技信息, 2013(17):313-313. [2]. 张怡敏. 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D]. 苏州:苏州大学, 2011. [3] 赵玲弟. 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14(1):76-82. [4] 张梅花. 大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与匡正[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21(8):107-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