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选择题的复习备考对策 1. 化学与生活选择题备考对策。 (1) 命题立意: 此类试题考查常见生活用品中有机物成 分的判断, 属于化学与生活题型, 旨在考查考生通过所学知 识辨认日常生活用品的成分, 赞美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 献, 考查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的化学学科素养。 (2) 命 题 动 向 : 本 题 型 近 七 年 (2012-2018) 年 重 现 率 100%的 考 点 , 难 度 稳 定 在 0.7 左 右 , 例 如 2012 年 考 医 用 酒 精、 硅、 糖类、 油脂、 纤维; 2013 年考溶解度、 验氨、 微量 元 素 碘 、 黑 火 药 ; 2014 年 考 查 氯 、 铁 化 合 物 及 水 解 原 理 , 2015 年考查强水的性质, 2016 年考查有机常识, 2017 考合成 纤维, 2018 考了基本营养物质。 要求考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同 时, 要紧密联系生活, 应用和服务于生活。 (3) 备考策略: 本类题型注意三个维度变化: 时间—— 可以是古代化学文明、 现代化学文明, 也可以是未来正在研 发的物质; 物质类别——可以是无机物质也可以是有机物质; 考查方向——可以考查物质的成分、 性质、 用途、 使用、 注 意事项、 处理方法等 。 注 意 控 制 难 度 , 不 要 人 为 增 大 难 度 , 打击学生 (很多学生很害怕常识题, 正确率低)。 关于热衷于古文, 想法是想考所谓传统文化的题目, 我想到了这段话: “科学不相信今不如昔、 绝不迷信权威。 相 反, 科学随时准备放弃现存体系而接受经过严格检验的、 更 加广博精深的新体系。 显然, 厚古薄今、 崇尚圣人的东方文 化与科学精神相距甚远。 因此, 为中国的年轻人写科学基础 课教材, 弘扬科学精神似乎是责无旁贷的。 如果不从根本上 改变一个年轻人精神世界的传统文化定势、 基于日常经验的 直感思维, 那么, 这位年轻人只能在科学殿堂的门口徘徊。” ——彭笑刚 《物理化学讲义》 前言。 因此要认清形式, 不能 本末倒置。 2. 实验选择题备考策略。 (1) 命题立意: 2018 年全国卷 I 和卷 II 实验题都是以必 修 2 课本有机基础实验为背景, 考查主干, 落点较低, 难度 低。 那么是否意味着有机实验的热门程度又会增加呢? 笔者 认为并非如此,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的化学学科素养在实验选择题是可以很好落实的, 注意关注 本质, 不必为背景素材而苦恼。 (2) 命题动向: 近七年高考 (2012-2018) 实验选择题重 现 率 100%, 其 中 2014 和 2017 年 考 了 两 道 实 验 选 择 题 , 文 字、 表格、 图像均考 过 , 原 理 、 操 作 、 现 象 、 结 论 也 考 过 , 2017 年考了整套装置, 2018 考有机背景的操作, 一般年份纯 有机实验的选择题考查偏少, 其主要原因是突出能力的考查, 将元素化合物 (无机或有机) 知识 “认知” 要求提升至 “应 用” 考查, 将应用能力的考查分布在实验、 元素周期律推断、 化学与生活、 化学计量 (NA) 等题型中。 (3) 备考策略: 实验选择题大多考基本操作、 物质分离 提纯、 物质的检验、 装置判断、 原理分析等, 大多数是教材 要求的基础实验综合拼凑, 与第Ⅱ卷实验相互补充。 注意回归教材, 熟悉基本操作, 难度不等。 3.有机选择题备考策略。 (1) 命题立意: 关于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试题, 主要是 对必修 2 第 3-4 章的考查 (当然有时也会涉及选修 5)。 考查 考生对有机物同分异构体、 性质、 共平面结构知识的掌握情 况, 培养考生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 (2) 命题动向: 十二年新课标 (2007-2018) 年有机选择题 重现率是 100%, 除 2014, 2015 两年外均两道有机选择题 (甚 至有人认为 2018 年全国卷 I 考了 3 道半的有机选择题——第 8, 9, 11 及 10 题 2 个 选 项 )。 2015 年 以 前 考 查 方 式 较 为 单 一, 例如: 单一考反应类型、 同分异构体等, 有机物合成量 比关系、 有机题材的化学与生活; 2016-2018 这三年脱离 单 一考查, 如同分异构体+反应类型+分类有机题材的化学与生 活、 同分异构体+性质+共平面等。 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考查 是主旋律, 同时兼顾有 机 物 的 性 质 、 反 应 类 型 、 物 质 用 途 、 分离提纯等几个方面的综合考查是常用手段。 对于给出陌生 有机物考结构与性质的题型, 近几年均没有出现过, 意在回 归教材, 重视基础, 联系生活。 (3) 备考策略: 注意近几年高考命题特点, 避免单一考 点, 注意考查范围 (主要是必修 2 有机部分及少数简单的选 修 5 部分), 注重基础, 控制难度。 4.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选择题备考策略。 (1) 命题意图: 主要考查考生对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周 期性变化规律的理解, 考生需要熟练掌握短周期主族元素原 子结构、 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用途、 元素周期律等知识, 很 好地体现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学科素养。 (2) 命 题 动 向 : 本 题 型 是 近 七 年 (2011-2018) 重 现 率 100%的考点, 2011-2015 年一般考查元素周期律和化学键知 识; 2016 年由原子结构结合元素组成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推 导元素, 考查元素周期律和物质性质、 分类; 2017、 2018 年 由元素化合物性质推导元素种类, 考查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 律、 物质性质。 (3) 备考策略: 熟悉元素推断的方式: ①原子序数等文 字信息推断; ②图表信息推断; ③由物质的性质先推导物质 再断定元素种类; ④根据化合物转化关系推导物质, 再断定 元素种类。 熟悉选项考点: ①化合物类型与化学键; ②微粒 半径; ③沸点比较; ④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各种考点; ⑤破 坏水的电离; ⑥原子序数 (电子数); ⑦其他相关性质。 注意 复习不要只拘泥于短周期元素, 例如 2018 年考了 20 号元素 钙, 还考了学生不熟悉的 CaF2 (萤石) 制 HF 等。 5.电化学选择题备考策略。 (1) 命题立意: 例如: 2018 年第 13 题重点考查电解原理 的理解和掌握, 电流、 电子的流向, 阳极的变化, 电势高低 判断。 能力层面而言: 考查考生对电解知识的运用, 对实际 事物与图形的观察, 并 从 中 获 取 有 关 知 识 解 决 问 题 的 能 力 。 通过电解原理的应用, 培养考生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素养。 (2) 命 题 动 向 : 近 九 年 全 国 新 课 标 (2010-2018) , 除2012, 2014 选择题没考电 化 学 外 (在 第 II 卷 考 了 ), 另 外 7 年均考了电化学, 2010 年考查单带盐桥电池反应, 2011 年考 查爱迪生电池, 2013 年电化学除 Ag2S, 2015 年考查微生物电 池 , 2016 考 查 电 解 法 处 理 废 水 , 2017 年 考 查 电 解 法 防 腐 原 理, 2018 考电解除 H2S 和 CO2。 形式越来越灵活, 贴近生活 和体现应用, 很多取材自科技文献, 展现我国科技进展等。 (3) 备考策略: ①电化学知识由原电池考查逐步向电解 池考查过渡; ②重电化学原理考查, 轻电极反应书写, 在非 选择题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要求仍然较高; 关注新型电源及 电解结合, 注意情境的陌生化, 考查学生应变能力。 6.水溶液中粒子平衡选择题备考策略。 (1) 命题立意: 虽然 2018 年全国卷 I 和卷 II 没考此类题 型, 并不代表今后也不考此类题型, 例如: 2017 年考查强碱 与二元弱酸溶液混合时溶液离子浓度对数与 pH 的曲线分析。 具体考查了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 离子浓度的关系比较。 要 求考生不仅掌握弱酸的电离平衡规律, 还要有较好的识图能 力、 科学的思维方式, 体现了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学科素养。 (2) 命 题 动 向 : 近 7 年 高 考 (2011-2017) 重 现 100%, 前三年无图, 2014 开始出现图像, 两年考查单曲线分析, 两 年考查双曲线分析, 单双交替考查, 涵盖选修四第三章考点。 滴定曲线, 分布分数、 对数图像这些是近年常考点, 2018 年 考试说明对平衡常数要求提高, 这题是数形结合的典型, 对 数或负对数最早是 2009 年广东卷第 18 题第 24 题均有出现, 其 后 2013 年 江 苏 第 14 题 , 2015 年 全 国 卷 I 第 13 题 等 也 出 现, 2017 年卷 I 和卷 III 均有。 2018 年卷 III 考查沉淀滴定的 曲线分析。 (3) 备考策略: 关注 2017 年考题的考查两点变化: ①以 往酸碱混合多以 pH 随加入物质的变化曲线进行分析, 而本题 以弱酸中各酸根离子物质的量含量随 pH 的变化进行分析, 呈 现形式稀少; ②以往坐标中表示的是单一的某粒子变化, 而 本题是两种粒子浓度 比 值 的 对 数 关 系 变 化 , 分 析 难 度 加 大 , 考查方式新颖, 难度较大。 故在今后的命题中, 要不断挖掘 新的考查方式或回归常规 (无图), 提升考生应变能力。 7.阿伏加德罗常数 (NA) 题备考策略。 (1) 命题立意: 该类试题综合性强, 覆盖面广。 试题围 绕阿伏加德罗常数展开, 与气体摩尔体积、 原子结构、 弱电 解质的电离、 盐类的水解、 氧化还原反应及可逆反应等知识 结合。 对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证据 推理与模型认知、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 任这五大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均有渗透和设计。 (2) 命 题 动 向 : 最 近 八 年 (2011-2018) 新 课 标 考 了 5 年, 2011、 2012、 2015、 2016、 2018 考了这类题型, 经统计 可发现, 这类题型对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考查, 仍会结合基本 概念、 基本理论及元素化合物中有关粒子问题设置陷阱进行 命 题 。 因 此 , 复 习 时 要 进 行 题 组 强 化 训 练 , 学 会 挖 掘 题 目 “隐含条件”, 以免掉入题设 “陷阱” 之中。 (3) 备考对策: 可以将常见陷阱的设问角度和涉及问题统计如下, 让学生时刻警醒:
其他特殊反应等 (如烷烃取代: 2018 年全国卷Ⅰ、 2015 年卷Ⅱ考核反应、 2018 年考胶体粒子, 2017 年考 PCl3 与 PCl5 之间转化等)以上列出的是考查重现率高的选择题题型, 当然也可能 出 现 一 些 新 题 型 , 例 如 2018 年 第 7 题 的 无 机 化 工 流 程 题 、 2014 年出现的速率相关的机理题等, 其他可能会考能量变换 的图像题等, 一些小概率的题目可以偶尔训练。 总之, 选择 题的性价比是理综试题中最高题型, 整体平均难度 0.6 左右, 通 过 科 学 的 限 时 训 练 , 有 望 使 学 生 化 学 选 择 题 均 分 突 破 36 分。 笔者认为可把近 10 年的高考题、 近 3 年各省模拟选择题 作为重点练习, 注意考点覆盖面的同时, 适当集中对准近年 考点, 注意各种变化, 不能按一成不变的模式套路。 每年得 分率较低的题目几乎是命题立意较新的题目, 因此命题时需 要花大力气 (各学校 备 课 组 可 分 工 合 作 , 避 免 陈 题 和 套 卷 , 切实做好重组, 三审三校后再拿去印刷), 注重创新, 注重预 见性 (避免完全按照老套路), 考查核心主干知识, 直击学生 软肋, 避免偏难或偏易。 注重常态化限时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