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第十中学 欢迎您!
今天是:
当前位置: > 名师频道 > 骨干教师 > 教学研究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
【字体:[大][中][小] 】【发布时间:2020-10-15】 【作者:管理员/来源: 本站】 【阅读:次】【关闭窗口】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

黄建洪  莆田第十中学 

【摘要】在提升学生的做题质量的时候,最为关键的一点便是“审清题意”,高中物理也是如此。由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对物理题型之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有效的捕捉,并对其中的隐含条件深度挖掘,借助图形加以分析。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使得学生可以捉住物理过程中的要点,进而提高最终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物理;审题能力;培养策略;

 

在高中物理教学之中,会有不少学生反馈,他们在练习物理习题的时候,总是感觉无从下手。或者是,有些学生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听懂了,但是却无法将所学习到知识运用到物理问题的解决之中。针对这样一种读不懂试题,或者是无法将答案解出来的情况,教师需要从学生审题能力方面着手。在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之中,需要对学生的审题能力进行提升,这既是解题的第一步,也是其中比较关键的一步。在对学生的审题能力进行培养的时候,教师需要使学生能够将自身存储的知识进行有效的运用,在这一过程中对一些实际问题进行分解、迁移以及重组,通过这样的教学来使得最终的问题得以解决。由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所遇见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使得学生的审题能力得到培养,最终能够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如此来使得高中物理教学课堂得到高效的构建。
、培养学生高中物理审题能力的注意事项

为了使学生的审题能力得到提高,教师在采取措施对学生的此种能力进行培养的时候,还需要注意这样一些培养事项。其一,在带领学生抓住问题关键词语的时候,需要让学生对这些内容逐字审查,并且进行认真推敲。借由此种方式,来对这些关键词语进行有效的把握。其二,便是在挖掘隐藏条件的时候,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对题意进行分析,从而使得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行得到有效的构建。借由此种方式,能够使学生对其中的信息进行梳理与整合,最终能够使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得到培养。其三,便是在采用数形结合思想的时候,需要让学生在绘制过程中,对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的寻找。如此,便可以使学生结合自己的已学知识,来汲取其中有利的信息。

二、培养学生高中物理审题能力的有效策略

1.带领学生抓住物理问题的关键词语

在当前的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在解决物理问题的时候,会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便是审题能力不强,从而导致学生的解题正确率有所下降。由此,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审题能力进行正确的引导与培养。比如说,对具体的数据条件有效关注,对一些叙述性的语言有所忽视,通过抓住问题之中的“关键词语”,并且做好标注,由此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例如,以这个问题为例,“有一块木块,其质量为M,此时被一跟长为L的绳子吊挂静止。假设,当这个木块被一个质量为m的子弹击中,随之发生摇摆,请求出此时子弹是以多大的速度将木块击中的,才能够使得此根绳子在木块的运动中始终处于紧绷的状态?”在带领学生解决这个物理问题的时候,教师需要进行这样的设计。首先,需要先引导学生对其中的知识点进行考察。在阅读了整个题目之后,能够发现其中的物理情景是比较清晰的,所以此时要做的,便是抓关键词,即“始终紧绷”。从这个形容词入手,能够发现它意味着木块M需要与m一起做绕悬点的圆周运动。此时,教师需要让学生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可以得到两种情境。其一,便是M与m都可以通过最高点,进行完整的圆周运动,由此得出的解为“”;其二,便是M与m只能够运动到选点高度下的某个位置,所进行的圆周运动也是不完整的,最终的答案为,又或者是。借由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学生对解题过程进行有效的把握,最终使得自身的解体正确率得到提高。

2.带领学生有效挖掘问题的隐含条件

学生在解题的时候,会遇见这样的情况,那就是有些问题之中的条件并不是那么明确,这需要学生将问题之中的隐含内容挖掘出来。一旦学生能够对这些隐含条件进行深入的挖掘,便可以有效的解出答案。由此,教师在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时候,需要对此加以注重。

针对某一具体的物理问题,教师可以进行这样的教学设计。首先,教师在带领学生挖掘隐含条件的时候,需要能够让学生懂得将其与物理情景以及物理过程的分析进行有效的结合。在物理问题之中,所隐含的条件形式是多样的,被隐藏起来的,可能是研究的对象,或者是变化方向,又或者是初始条件。而在变化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多种情况,甚至是发生一些变化的拐点之类的。此时,便需要学生能够对其中的条件进行仔细的审查,并且根据研究对象进行相关的物理模型建立,并对其中的状态变化过程进行有效的分析。通过这样的解题之后,才能够使学生对问题的题意进行准确的理解。比如说,以这个问题为例,即“在一个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之中,需要对其中的运动轨迹进行记录,此时选择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已知小方格的边长为1.25粒米,如此时小球在平抛运动中所处的位置如下,那么请求出平抛运动的初始速度的计算公式以及它的具体数值。”在带领学生对这个题目之中的隐藏条件进行分析的时候,可以从这几点入手。其一,便是确定抛物点,在结合题目之中所给出的图形之后,能够发现a不是,所以此时若是将公式直接套用进去,就会出现错误的答案。其二,便是需要避免常规的思维。通过引导学生采用验证分析的方式能够发现ab、bc、cd之间的竖直距离的比例为1:2:3.通过这样的挖掘,能够避免采用初速度为零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关系的比例。借由这样的方式,来使得学生的审题能力得到强化,最终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

3.带领学生对物理解题过程有效构架

在审题的时候,为了能够对题意进行有效的分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分析图形进行有效的绘画,从而使得他们能够对物理过程加以构建,对其中的要点有效捕捉。在绘图之后,学生能够对其中的物理情境有直观的了解,进而使得他们能够对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有明确的认识。在此种直观、形象的情境之中,学生便能够对问题的变化情况有所认知,从而使得他们由此解出答案。

例如,以这个问题为例,即“此时,在一个光滑的水平面上,放置了一块静止的物体,若是用水平恒力A去对这个物体进行推动,并在一段时间后,换成与之相反的水平恒力B,当两种力的作用时间相同的时候,此物体能够回归原位。此时,能够得出物体的动能为32J,那么请求出恒力A、B所做的功各是多少?”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绘图;在有效绘图之后,可以发现其中两种力的位移关系。在对这个关系进行有效把握之后,能够对其中两种力的大小关系以及各自做功的情况有所认识。在对这个图进行分析之后,可以得出有利于学生解题的信息。比如说S=S/,所以两边做的都是正功,即“”,最终便可以得出A做功8J,B做功24J。

三、结语

教师在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时候,需要使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使得他们能够对自身的物理概念以及物理认识进行有效的规划。然后,教师便可以采取针对性的解题策略,来使学生对物理问题解决的方法与技巧进行掌握,从而在丰富学生知识能力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审题能力得到加强,最终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

 

 

【参考文献】

[1]朱财亮. 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题审题能力的研究[J]. 新课程(中学), 2017,(2):174-177.

[2]张宏伟. 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策略[J]. 中国文房四宝, 2017:46-46.

[3]王旭阳, 王立志. 高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审题能力的对策[J]. 课程教育研究, 2016,(5):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