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实施策略 福建省莆田第十中学 林丽芳
【摘要】群文阅读不是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而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教给学生真正有效的阅读知识,如何做到有效,可以从确立主题、巧设问题、思维渗透三个方面入手,由此开展更科学、更理性、更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键字】 群文阅读 确立主题 巧设问题 思维渗透 高效课堂
现代社会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下直接影响到其他课程的学习。而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仍然局限于单篇课文的内容分析,“少、费、差、慢”的低效语文学习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明显是不利的。要让语文的课堂教学更有效更高效,唯有从改变阅读材料和阅读策略两方面入手,加大课堂教学容量,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教师们进行群文阅读教学。 “群”,即聚在一起的人或物,“群文”即聚在一起的一组文章,而“群文阅读”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对聚在一起的一组文章进行有效阅读。如何让阅读有效,而不是看完一篇再另一篇地独立式阅读?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确立主题,有效选文 群文阅读教学是否有效,首先需要老师们能够有效地选文。只有有主题地阅读,才能打造有生命力的阅读。确立主题不是随意为之,要求教师对教材具备深刻而全面的分析能力,可以通过对教材单篇或多篇的深刻分析进而延伸至课外广泛而有深度的单篇或者多篇迁移式阅读,从而引导学生获得更多、更深、更有意义的阅读,也让学生们在这一系列的阅读中获得更多的美的体验,让他们在思维品质、高阶思维上获得提升。 确立的主题是否有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等多方面因素,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选文。 1.任务群 小学统编教材是以人文为主题的,高中教材主要以学习任务群来编排。如此安排本身就是希望一线老师能够进行群文教学。当然旧教材在单元安排上也是有一定的主题,如今的统编版教材将学习任务进行细化,相应的单元主题也就更细化。如旧教材必修一第一单元以现代诗为主,而统编版教材则以现代诗里反应革命文化为主。 2. 表现手法 文学的表现手法比较丰富,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大致接触,在高中阶段为何要再作为一个主题组合方式来进行呢?主要是考虑到对高中的能力要求已有所提升,已由初中的理解层提升到运用、鉴赏的高度,而在鉴赏古诗词时学生如果对这些表现手法无法了然于心的话,根本就无法做到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与文本进行对话,故而就需要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表现手法的时候需要进行群文教学,将采用同一种手法的诗句或诗歌组合,或者同一主题采用不同表现手法的诗句、诗歌进行组合,如此学生才能更准确更透彻地掌握这些手法,进而才能在自己写作的时候自如地运用这些手法。 3. 题材 题材,可以是农村题材、历史题材、现实题材等,当然高中阶段以题材为主题组文主要用在古诗词的学习上,如思乡怀人诗、田园山水诗、羁旅边塞诗、咏史怀古诗等。从题材的角度组文不仅可以达到把握诗歌的情感态度,也可以达到掌握诗歌的表现手法的目的。 4. 文章作者 文章的作者可以是同一个人的不同时期的作品组文,以掌握此人的创作风格及把握知人论世的鉴赏手法,也可以是不同人的相似主题的作品组文,进而鉴赏其不同的创作方式而所达到的不同效果。
当然,议题设立也不仅限于这几种,设题的角度可以灵活多样些,可以将大议题分成几个小议题进行,如以小说题材来确立议题的话,也可将其细分为情节、人物、环境、叙述角度。如叙述角度,可将鲁迅《孔乙己》、《祝福》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林黛玉进贾府》进行阅读,思考彼此的叙述角度有何不同又有何意义。高中已不同于初中生,理应更理性地去阅读。再如人物形象,可以将一类人进行比较阅读,如鲁迅笔下的“看客”形象,或者鲁迅笔下的悲剧人物闰土、祥林嫂、孔乙己、阿Q等等;再比如《荆轲刺秦》除了和春秋四剑客联系起来,也可以从“何为英雄”的角度与《廉颇蔺相如列传》里的蔺相如联系起来,甚至还可以与生活中的以一己之力默默奉献的小人物进行联系,引导学生对“英雄”的思考。所以议题可以灵活多样,但一定要有效,有深度,否则等于做无用功。
二、巧设问题,有机组文 群文阅读的主要属性在于一个“群”字,当文本聚集在一起,一定要有一个合理的结构才能形成一个整体而不会散开,所以教师们在选编群文阅读中的“群文”组合时,须组合成一个稳定的结构,而这个稳定的结构除了主题确立之外,还需要进行巧妙地的设问,不可放任学生阅读完就了事,如若如此,那这群组文就是失败的,学生只能停留于看过这篇文章或这本书。所以笔者认为教师们在确立主题后,对选编进群文阅读中的一个片段、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乃至几本书进行问题设置,根据主题进行设问,问题之间需要层层推进、逐步深入。 如上文所说的学习《荆轲刺秦》时把《廉颇蔺相如列传》与张艺谋的《英雄》进行组文,可先让学生谈谈荆轲与蔺相如,然后提出问题:荆轲是一个侠客,很多人认为是英雄,但司马光、朱熹认为他逞匹夫之勇,你认为呢?蔺相如一个舍人,算不算英雄?你是如何定义“英雄”?这些问题之后再观看张艺谋的《英雄》,学生自然能得出何为英雄,也会在今后的人生路上,正确做出“英雄”的行为。
三、思维渗透,高效阅读 群文阅读不是泛泛的多读,也不是单纯追求形式的多样化,它主要落脚于思维训练,是思想的碰撞与交流。教语文其实就是在交思维,所以群文阅读要求教师要有思维策略的意识,只有拥有思维策略意识,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才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如此阅读才能更高效。 目前群文阅读教学有四个思维策略:信息的辨识与提取、比较与分类、推理与分析、评价与反思。这四个思维策略是逐步推进的,信息没有有效地辨识和提取,就会造成后面推理、比较、分析整个诠释的困难,甚至导致判断的失误。同样的,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新内容时不懂得和旧知识相比较,那就不懂得对新知识、新内容形成新思想,自然也就无法掌握新知识、新内容,那接下来的推理分析就更无法做到了。 如《荷塘月色》和《故都的秋》,在进行比较阅读时,可通过以下几个活动来达到思维的训练。①鉴赏景物描写的特点。让学生从两篇文章中选出自己最有感触的两个片段进行赏析。这个环节设置是为了引导学生对信息进行提取、比较和分析。②比较鉴别,技巧总结。可以以小组总结教师点拨的方式进行,目的时为了引导学生对提取的零散信息进行整合分析。③探究作者写景背后的情感依托。在此环节上还可以与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进行比较阅读,师生共同探讨“一切景语皆情语”。
四、结语 新课标对语文阅读方面的学习提出了这一要求“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1],对此,我们语文老师任重而道远。语文不仅要让学生学语言,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等能力,最终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因此,唯有更科学、更辩证、更理性、更有效地开展群文阅读活动,才能引导学生们并与学生们一起追求阅读的快乐、获得智慧的递增、提升人生的境界。
参考文献: 【1】普通中语文新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 【2】邓燕林,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索[J],新课程·下旬2018,(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