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第十中学 欢迎您!
今天是:
当前位置: > 名师频道 > 学科带头人 > 教学研究
浅谈应用思维导图优化生物课堂教学
【字体:[大][中][小] 】【发布时间:2020-12-18】 【作者:管理员/来源: 本站】 【阅读:次】【关闭窗口】

浅谈应用思维导图优化生物课堂教学

莆田第十中学 郑春粦

摘要】:思维导图又称为心智导图等,思维导图利用我们左右脑的记忆、思维、阅读的规律,平衡发展人们的逻辑和想象,从而开启大脑的无限潜能。高中生物学知识面广且量大,教学内容多而细,若众多知识点之间的复杂联系学生无法理解透彻,思维导图具有可伸缩性强、能增进记忆、系统性强等特点。因此,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优化。
【关键字】:思维导图 生物课堂教学 教师 学生 
    1.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Tony Buzan创建的,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 。通过构造思维导图,我们可以将记忆等信息进行科学的分类, 由一个核心点发散开来,把信息组织在一个呈树状发散的结构图上,
并设计相应的符号来表示相关信息, 来实现对信息的梳理和记忆。在深入思维的过程中,学习者可以不断联想出相关的一系列事物,以此形成一个有序的图式。思维导图利用我们左右脑的记忆、思维、阅读的规律,平衡发展人们的逻辑和想象,从而开启大脑的无限潜能。
   
2.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现状
    教师方面,虽然教师都在课堂上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创设问题情景,由于课堂环境的限制,真正的互动讨论较难组织,学生的思维没有深度;同时教师在探究式教学过程,过于程序化,按部就班,学生知识点碎片化,没有形成系统。
学生方面,高中生物学知识面广且量大,教学内容多而细,若众多知识点之间的复杂联系学生无法理解透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学习方法存在问题,大多数学生不会主动课前预习,课堂上没有形成讲究的记笔记方法,课后整理笔记的学生不多,这就造成学生在课堂的都听懂,但课后很快遗忘,要复习时笔记杂乱无章,无从下手。二是思考能力不足,很多学生能够做到认真识记知识点,但较少学生能达到理解水平,而考试的要求往往是熟练应用,这就导致很多学生识记的知识在考试过程中不会灵活使用。这就需要教师能够调整教学方式,优化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效率,帮助学生更高效率地掌握生物的知识系统。
   
3.思维导图优化生物课堂教学
    3.1思维导图优化生物科学史课堂教学
    在生物科学史的教学中,在展现出科学发展史的前后关系为了更具有逻辑条理性,可适当运用思维导图。例如《生长素的发现》这一节,若只是对发展脉络进行一一介绍达尔文、鲍森詹森、拜尔、温特。学生得到的信息必然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只有将思维导图运用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以生长素为核心,向外辐射形成网络结构,引导和启发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主动探讨,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从而让学生深刻理解每个理论的总结或发现过程,必然有着前后的递进关系,不是由某个科学家独自完成的。
   
3.2思维导图优化生物概念课堂教学
    生物概念的学习,为掌握生物重难点做好铺垫。因此学好生物概念对掌握高中阶段的生物知识来说至关重要。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量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讲解,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学,教师可先运用多媒体以稳态作为思维导图的核心,由导图中的关键词、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作为结构分支,引出整堂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稳态的概念、稳态的调节机制、稳态的调节能力以及稳态的意义,最后利用思维导图作做框架,对本课堂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归纳。这既凸显了概念之间的关系,也帮助了学生的学习和记忆。
   
3.3思维导图优化生物生理课堂教学
    生物必修三稳态部分的生理过程教学,生理过程复杂,且知识点多,同时也较为抽象,如何使学生把抽象的生理过程的理解成具体的思路过程,这是学生能否彻底掌握知识的关键。思维导图能将漫长而抽象的教学过程变为快速而具体的教学过程,并且运用思维导图还能使微观的生理过程转化为宏观的生理过程。以免疫调节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在开课前围绕免疫,引入免疫调节,以免疫调节为核心,将本节课涉及到的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的细化内容为结构分支,勾画思维导图,每个知识点辅以图示或动态flash展示,其中贯穿学生观看、学生讨论、师生互动、教师总结等课堂环节。最后在课堂结束前,用思维导图对本节课的免疫系统的三大组成内容、免疫系统防卫功能的三道线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对本节课重难点的理解和记忆。课后再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绘画本节课的思维导图,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加以想象和思考,把抽象的复杂的生理过程顺利地转化为具体的简练的生理过程,这样的一堂利用思维导图的课堂教学比单纯的讲解效果更为显著有效。
  
 3.4思维导图优化生物实验课堂教学
    生物实验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将思维导图应用在整个生物实验过程,打破传统的流水线式操作,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手脑并用。以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课为例,教师选定某一生长素类似物,以该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某种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多少?为核心,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本实验的方法、实验步骤、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等,以此为分支,在师生互动中不断修正和完善思维导图,以思维导图作为实验课堂讲解重难点,分布图解预实验和正式试验,最后再根据各小组的实际实验数据,以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为横坐标,以根的数目为纵坐标,绘制曲线图,再经过小组间的讨论,确定最适浓度范围,最后与学生一起绘制总结本探究实验的思维导图构架,从而有效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
   
经教学实践表明:思维导图既可以丰富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它还可以形象生动地呈现各章节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它既能在宏观上把握生物知识结构,高效地建立知识网络,也能激发学生的联想与创意。因此思维导图的合理应用可以高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可持续地培养学生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飞.试论高中生物思维导图工具课堂教学策略[J].中学生物学,2014,30(11)
[2]
李俐.浅谈基于思维导图的生物课堂教学[J].中学生物学,2014,30(9)
[3]
王璐.基于思维导图促进高中生物概念建构的应用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