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第十中学 欢迎您!
今天是:
当前位置: > 名师频道 > 学科带头人 > 教学研究
试从群文阅读看高考语文
【字体:[大][中][小] 】【发布时间:2020-12-25】 【作者:管理员/来源: 本站】 【阅读:次】【关闭窗口】

                             试从群文阅读看高考语文 

                                                                        福建莆田十中 余志勇

群文阅读和高考语文都是很重要的东西,我以2019年全国卷I的阅读题为例,阐述今天的主题——从群文阅读看高考语文。

群文阅读是什么?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围绕议题进行集体建构的语文实践教学过程;也是师生对多文本进行读、比、议、统,然后对整体意义或者表达特征进行集体建构,最后达成一个所谓的共识。 

要理解群文阅读,首先要理解它的阅读理念。阅读理念是指阅读已经超越了读者接受、理解的层次,上升到读者视域与文本视域的融合。从更广阔的角度看,是读者、作者、文本乃至社会多方参与的对话过程。在群文阅读的眼中,读者才是阅读的主体,他不是文本的奴隶,所以具有建构阅读意义的权利。

其次,要抓住群文阅读的以下特质:

群文阅读的要素 

第一,多文本。从数量上,两个以上就属于多文本;从文本的形态看,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视频等。第二,议题。它是群文阅读的核心要素。

第三,结构化。就是围绕议题而组合的、需要展开的文本的关联形态。

第四,集体建构与达成共识。

群文阅读的思考方式

第一,系统性思考。把思考对象视为一个整体,做群文阅读时,必须考虑它的整体性、综合性,还有系统质的规定性。

第二,融贯性思考。因为是群文,涉及众多信息;除了读者主体、文本主体,还要涉及到相应的社会因素等。必须将这些要素加以融会贯通。

群文阅读四问题

第一,如何组织多文本?用议题或问题串联,形成结构化的群文组织。

第二,如何探究多文本?用基本的阅读方式读、比、议、统、创来探究文本,形成集体意义建构。

第三,如何有效思考多文本?通过系统性、融贯性的思考方式。

第四,什么是其最终结果?师生的集体意义建构,达成阅读共识。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做群文阅读时还要考虑这几个问题:阅读目标、阅读内容、阅读实施与阅读评价。

从目前群文阅读的理论与课例研究来看,关于阅读评价的研究甚少。但在高中阶段的评价层面,一线教师必须要思考、研究学生个体独立阅读结果的有效性问题。

我们来看看群文阅读与高考阅读的差异。

群文阅读止于师生间集体建构意义并达成共识。这里的止于,就是停止于;这里的集体建构意义达成共识,现在还没有形成评价体系和标准,所以说是止步于。

高考阅读指向学生个体独立阅读结果并获得有效的得分,即最终如何指向评价问题。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对这一点要特别清醒。在全国卷的高考语文试题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就是群文阅读的体现:非连续性文本是显性的,恰恰需要关注的是群文阅读里那些隐蔽性的试题。我们以2019年全国卷I文学类文本阅读题为例,其所选文本出自鲁迅的《理水》,设置的问题:

 8. 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

9. 《理水》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一篇,请从故事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

8中也包含了一个多文本的关系,它呈现了一个显性文本:《理水》,而题目中鲁迅的话出自其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是第一个隐含文本,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材里的课文。第二个隐含文本就在《理水》的故事里,即大禹治水的故事,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里的课文。

这三个文本的议题是什么?就是刚才的题目:塑造中国的脊梁。

如果要进行隐含文本的比较,首先是《理水》这篇小说中大禹与众官员的一个比较,通过比较,我们知晓这道题所说的中国的脊梁指向大禹;其次是题干上鲁迅列举的四种人,很显然这四种人也要进行一个比较,从而知晓这道题中中国的脊梁,指向的是埋头苦干的人。

比较之后,我们如何进行系统性思考?系统性思考有一个特点:围绕内在系统质的规律性。题8要求谈谈文本如何具体塑造中国的脊梁,包含着一定的群文阅读的特点。所授问题的思考指向性,换成我们通常所说的话,就是问题意识。按照小说文本的文体规定性,这表明要从小说人物塑造的具体表现手法的角度来思考。

再看题9,要回答故事”“新编,思考的是新编故事的人物形象问题。这个问题我们也可以从群文阅读的角度来看:

第一是多文本,眼前呈现的是《故事新编》中的《理水》,隐含文本是大禹治水,从新编的角度来看,这个新编隐含着鲁迅在《呐喊》《彷徨》等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

 第二,从隐含比较的角度来看,把问题紧缩一下,可以变成这样一个例题:故事与新编的基本特征。从故事看,要去比较什么?呈现的文本《理水》隐含着小学课文《大禹治水》;从新编的角度看,我们要去比较眼前的《理水》与记忆中《呐喊》《彷徨》《故乡》等现实主义小说,甚至还包含着鲁迅的杂文《拿来主义》《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样一些相关的文本。

 

这故事与新编、当下故旧与当下历史、纪实与小说虚构等等,在鲁迅这里形成了一个内在的矛盾,套用专家的术语,就是形成了一个内在的张力,给阅读者提供了非常广阔的思考空间。而如果没有系统化的融贯性的思考能力,学生就没办法回答清楚这样高难度的思考题。

从群文阅读的角度分析,很显然第八题和第九题形成了一个内容议题和形式议题的交叉。从思考方式上来看,从整体概括到个别举例再到整体概括,体现出一个高度的系统性和融贯性。这既是阅读中思维的系统性融贯性,也是阅读后阅读结果表述的系统性和融贯性。

在《群文阅读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专门讲到框架引入和数据应用的问题,这对于我们去指导学生回答问题非常有用。群文阅读注重框架的引入和数据的运用,比如说答案中的虚构细节、现代词语、杂文、想象力、创造性等等,都属于小说相关联的术语。

换一个角度看,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可分为五层:第一层结构是浅结构层次,第二个是单点结构层次,第三个是多点结构层次,第四个是关联性问题层次,第五个是抽象拓展结构层次。如果我们以这五个层次来观察,高考卷所提供的参考答案,正处在第五层次即抽象拓展结构层次:回答问题时能够进行抽象概括,能够从理论高度加以分析,而且能够升华问题、使问题的意义得到拓展。

以上所举的例子,我分别从高考的角度和群文阅读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如果我们再细看学生的答案,把学生答案和参考答案细细比较的话,你会发现学生的问题:他所认识到的只是一些表层行为,比如能根据眼前的文本联系到记忆中的一些隐含文本,但是没有做符合逻辑、紧扣问题的表达。或者能够使用一些术语,但多半是贴标签,没有再对具体文本做充分理解之后,再来进行准确的概念使用。

这是模式化套路答题的特点,但今天再教学生答题模式,这些模式究竟是不是万能的,有待于我们思考,但回答的条理性不够、逻辑表述不强,面对复杂文本、多样信息、有难度的文本,不能在文体系统质的规定下展开轮换性、系统性的思考,形不成结构化的表达结果,当然就达不到刚才所说的可观察学习成果评价中的第五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