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第十中学 欢迎您!
今天是:
当前位置: > 德育大观 > 德育论丛
小组合作提升自律意识
【字体:[大][中][小] 】【发布时间:2021-05-10】 【作者:管理员/来源: 本站】 【阅读:次】【关闭窗口】

这一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抓好班级纪律的重要性,而比严格的纪律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律意识的培养。

纪律,是教学质量的保证,是良好班风、学风的基础。抓好班级纪律是班主任重中之中的工作,班级纪律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工作各方面的好坏,也直接能微妙的体现班主任各方面的能力。而自律意识的培养则是班级秩序能否得到长久维护的关键。没有自律意识的学生永远需要被监督、被跟踪。一旦督促不到位,各种不尽人意的情况都可能出现。

但是一个班级完全靠老师来管理,是一件非常吃力的事情;完全靠班干部管理,又太过于依赖班干部的个人能力。所以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他们的自律意识。

现代教育越来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每个人的深造和发展都离不开和别人的协作,没有协作就没有个人的发展。班集体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学会与人共处,学会表达、讨论、交流显得犹为重要。社会心理学的“小团体理论”认为,小团体的成员会相互依赖并产生隶属感、荣誉感。根据这种理论,将大班级分成小组,可使小组成员获得相互帮助学习的机会,使表现好的学生协助表现不好的学生,从而提升班级整体表现。小组合作班级管理目标就是实现从管理学生到学生自己约束自己,自己管理自己。

在以上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开始了班级分组管理的制度。

合作小组式的班级管理方式,是透过学生差异性的分组,合理的安排座位,得分制度,物质性的或非物质性的奖励等方法。小组成员一起从事学习、活动、班级管理,配合适当的观察,适当的介入和引导,实现发展目标的一种班级管理的方略。

一.制定班级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一个班集体如果没有目标,就像大海上一艘迷失方向的船,飘到哪儿算哪儿;当然,没有目标,就没有了动力。所以,我班全体师生共同确定的班级目标为“做最好的自己,创最优的集体”,同时,我班学生以班级目标为方向制定自己的学期目标和逐日目标,各小组也在班级目标基础上制定自己的小组目标和口号。这样,学生明确了自己的目标,他们就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如何做。也就有了学习和生活的动力。

二.落实班级制度建设,规范学生行为习惯。

俗语说得好:“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只有学生有良好的组织纪律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才能全身心投入学习。为了约束学生的行为习惯,必须制定好班规。我在充分了解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广泛听取班干部、学生、科任老师的意见,然后委任班干部针对自己所管的方面制订一些措施出来。然后逐条让全班同学讨论,老师补充成文,这样制订出来的班规可行性和操作性较强,管理才能到位,而才能真正做到行之有令,有令必行,有令必止,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规范自己的言行,养成良好的习惯。

各合作学习小组分别制定各组的管理制度(在班会课时间向全班宣读,此制度一式两份,小组内存一份,班主任老师处存档一份),由小组长监督执行和考核。班主任做各小组坚强的后盾。

同时建立了班级岗位承包制,在班级中制定了《进步卡》班级管理制度,主要把卫生、纪律、学习等分解成若干个岗位,使每一个学生都明确自己在班级中的责任范围,并按其表现情况给予一定的加分奖励——《进步卡》得分表。进步卡均由学生操作,所以,规定必须制定的细致明确。班干部、组长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明明白白操作,正当的使用权利给自己或他人加分。班级内出现的事情均可依“法”行事。这样,既弱化了班主任的权威,又增强了班级管理的科学性。

三.落实班级管理队伍的培养,树立学生主人翁意识

(一)小组的组建 

高一学生来到一个全新的班级,每个人都是新起点。所以在分组的时候是按照座位直接划分的。每6~8人为一个小组。然后由同学们自主推选了8个组长。后面每学期调整两次,一次在学期初,一次在学期中,按总成绩把班划分为ABCD四部分;然后组长在其他组合中挑自己的组员(男女限制、成绩均衡)。这样形成的小组在学习成绩,纪律表现方面都能竞争,小组的组长和组员都能互相督促。这样分组可以激发每个小组力争上游不甘落后的精神。同时也调动了每组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的积极性。

(二)组内分工,明确责任 

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小组合作正式运行起来了。组内分工明确,组长负责本组的常规考核,副组长负责本组的学习考核,其它组员分别负责本组的卫生打扫、课堂纪律、文明礼仪以及课堂合作交流的考核。每人每天把所负责方面情况汇报组长作好记录,组长把本周学生常规考核情况以小组为单位统计汇总,交给班长备案,我们一天一记录,一周一小结,一月一评比,最终评出班级的优秀小组,进行奖励。这种组内分工使班里的每一位学生都成了管理者,同时每位学生又都有机会充分展示自己,并让学生看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同学们通过组内成员的协助,完善自己,从而整个小组、整个班级都在一步步地前进。

(三)竞争激励,合作发展 

1.小组的管理采用竞争机制,并组内分析,最终达到合作发展、团体进步。 课堂上,学习小组长根据教师课堂学习的要求,给小组成员分工,以便在课堂上开展自主合作探索学习。课后小组作业互查互督,各学习小组长还负责检查全组成员背书情况。 

2. 班级每日都有值日班委记录各小组纪律情况,以便在每周班会时在小组间开展评比。因此,每周班会留出时间给每组同学进行表扬和批评,小组内同学也经常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增强了纪律意识,提升了道德修养。 

通过一段时间的小组合作管理,我们班级中出现了可喜的局面。班上同学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得到极大的提高。每一小组比学赶超的劲头非常高,班级整体氛围也非常不错。在学习、纪律等各方面,当小组同学发现有同学拖了全组的后腿时,他们不再是弃之不顾,为了全组的荣誉,他们就会主动地去帮助这个同学,以求共同提高,而拖后腿的同学也会感受到来自同伴的压力,便会在纪律上更自觉地约束自己,在学习上更加全身心地投入,从而使小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在课堂上,为了给小组争光,他们在合作交流中互补,发挥各自的最高水平。和谐轻松的气氛让他们灵动的思维自由放飞,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张扬。  

总而言之,班级管理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起点是人,归宿也是人,是通过班主任和学生的相互作用而进行的。

研究表明,未来的班级管理策略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班级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合作精神的体现。而小组合作方式的管理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小组合作活动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分工合作来实践其社会技能,可以培养学生的领导意识、社会技能和民主价值观。小组合作不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中进行,而是贯穿于班集体建设和班级管理中,是随时随地都在进行着。当然,小组合作在班级中的实施对我来说还是一个开始,要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对班级管理的促进作用,还需要不断地去发展、不断地去发现问题、不断地去充实与完善它!

班主任工作的最大秘诀是:勤。班主任要懒身勤心,班级的事情一般不要亲自去抓,而是安排班干部去抓,让班干部各司其职,而班主任要多看多想,看不足,想办法,完善自己的班级管理。我们最好作学生的引路人,不要作他们的保姆,真的给孩子一片发展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