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第十中学 欢迎您!
今天是:
当前位置: > 德育大观 > 德育概况
莆田第十中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字体:[大][中][小] 】【发布时间:2021-03-20】 【作者:管理员/来源: 本站】 【阅读:次】【关闭窗口】

莆田第十中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的培养要求,全面提高学生劳动素养。

1.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正确理解劳动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认识劳动创造人、劳动创造价值、创造财富、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尊重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

2.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正确使用常见劳动工具,增强体力、智力和创造力,具备完成一定劳动任务所需要的设计、操作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3.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领会“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内涵与意义,继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弘扬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的时代精神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4.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能够自觉自愿、认真负责、安全规范、坚持不懈地参与劳动,形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质。珍惜劳动成果,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杜绝浪费。

二、实施步骤

(一)建立劳动教育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林朝晖

副组长:郑建庆、陈  强、谢朝阳、余启梁

成  员:年段长、班主任、陈松宇、陈  炯、林  凌、庄超凡

肖丽娟、林超英

职  责:负责劳动教育的规划、组织协调、资源整合、师资培训、过程管理及总结评价。

(二)加强劳动精神学习宣传

1.深刻领会劳动精神内涵。通过主题班会课、Led屏以及多媒体电视等各类宣传平台,在全校开展劳动教育学习宣传活动,结合时代主题和生动案例提升学习效果,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把握劳动精神和奋斗精神的实质和内涵,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养成勤于劳动、善于劳动、乐于劳动的良好习惯。

2.营造浓厚的劳动教育氛围。以3.12植树节、5.1劳动节和学期研学实践活动等为契机,组织开展劳动文化宣传教育活动,邀请身边的劳动模范、工匠进校园,进行别开生面的匠心教育,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工匠精神和劳模风范。

(三)丰富劳动教育实施途径

1. 开足开好劳动课程

学校统一征订《劳动教育读本》,并将高中技术(含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课程经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劳动教育的重要渠道。采用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方式,确保高一、二年段每周1课时的劳动教育课和不少于1课时的课外劳动实践课,满足学生高中毕业的学分要求。

2. 落实劳动教育与学科间的整合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要渠道的作用,将劳动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在政治、语文、历史、艺术等学科中深入发掘教育资源,并渗透到相关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数学、物理、地理、技术、体育与健康培养学生劳动的科学态度、规范意识、效率观念和创新精神,养成勤于劳动、善于劳动、乐于劳动的良好习惯。

3.开展职业体验教育

通过职业体验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劳动观和人生观。学校定期邀请各行业技术能手、劳动模范开展校园宣讲、教育专题报告,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工匠精神和劳模风范。学校建立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开设生涯规划校本课程,深入了解工业、农业、现代服务业中不同职业的特性和岗位特点,帮助他们增强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和能力。

4.校内外劳动实践有机结合

(1)劳动教育与校园环境卫生相结合。做好教室日常清洁与保洁工作;对校内的公共区域按班级进行划分,要求各班每天三次对公共卫生区进行保洁;每天整理好宿舍内务,每天轮流对宿舍及走廊、宿舍公共卫生区进行打扫。提升学生劳动技能、自理能力,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2)劳动教育与校园公益劳动相结合。成立校园学生青年志愿队,做好校园清洁维护,认真完成各时段校园执勤工作,整理图书馆的图书,做好考务后勤工作等等。培养学生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

(3)劳动教育与学生社团相结合。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自主选择参与校园微视频、3D打印、VR、机器人、书法、手工花艺等42个社团,进行劳动体验,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协作能力。

(4)劳动教育与假日孝亲劳动相结合。利用周末、节假日、寒暑假,布置家庭劳动作业。通过班主任引导家长鼓励自己的孩子开展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增强学生的家务劳动技能,固化良好劳动习惯。

(5)劳动教育与校外志愿服务相结合。利用社区服务及学雷锋志愿服务月组织各班到秀屿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老人协会、特殊教育学校等地参加公益活动及志愿服务,增进对社会的了解,培育学生奉献精神。

(6)劳动教育与职业体验相结合。引导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生涯访谈和职业体验,开学初举办生涯访谈和职业体验汇报比赛,让学生获得真切的职业体验,培养职业兴趣。

(7)劳动教育与“三走进”活动相结合。与东峤盐场、闽华农场(走进盐场、走进农场、走进园林)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利用每学年的“劳动周”组织学生到社会实践基地参加劳动技能培训和生产劳动,让学生经历完整的实践过程,养成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品质。

(8)劳动教育与研学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田间真实劳作,在身体力行中去体验、去发现、去研究。精心设计劳动方案,分享交流劳动感受,让研学实践不仅是“游”在山水田园之间,也能让学生有目的地去“研”去“学”,成为一场身心双丰收的“真学习”。

三、教育评价

1.按学期将学生参加的劳动内容及时间记入学生成长记录册,并上传到省综合素质平台;

2.从自我评价、家长和劳动基地评价、班主任评价、学校评价四个方面对学生的劳动过程进行综合评价,并将劳动评价结果作为学生评优的重要参考。

   (1)自我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引导学生采用一系列的方式对自己的进步,成果以及不足加以记录,通过自我评价有助于学生认识活动目标以及自我调控进程,增强学习的信心和责任感。

   (2)家长和劳动基地评价。学生参加家务劳动、校外劳动,通过家长和劳动基地的一定评价,可给与更深入或更客观的过程活动指导,评价的目的不是分等而是一种对学生参加后续劳动的一种指导、激励。

   (3)班主任评价。在学生劳动过程中,教师的指导都是必要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发展性评价原则,给予学生评价。

   (4)学校评价。学校对学生劳动过程进行综合评价。

                                                

政教处

                                             2021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