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上学期数学组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校数学组继续秉承“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练为主线”的效率课堂的学科教学理念,扎实开展“构建高效课堂”“关注核心素养”“研发校本作业”等专题研讨活动,提高常规管理水平,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全组蓬勃发展。 一、主要做法 (一)参与各级教研,扩大辐射影响 加快“名师工程”的实施,发挥名师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全体教师业 务水平的全面提高。 1.2021年9月黄启贤开设市级专题讲座《新高考评价体系下高三复习的若干思考》 2.2020年9月许海霞在秀屿区开设专题讲座《如何做好线上线下教学衔接》 3.2021年10月徐凡炜在秀屿区开设专题讲座《“立体几何”高考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 4.2021年11月、12月,许月珠、卓文达分别主持两场区级名师工作室教研活动; 5.2021年11月林春花在秀屿区开设专题讲座《数学三个“二次”初高中教学的衔接》; 6.2021年12月卓文达在秀屿区开设专题讲座《双减政策下课堂教学再思考》; 7.2021年12月林春花开设市级公开课《争做更好自己,同创更优班级》; 8.2021年12月蔡慧鸿市级优质课《与球有关的组合问题》 9.2021年12月郑建庆市级优质课《定义法求动点轨迹问题》 10.2021年12月谢绍剑市级公开课《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二)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专业素养 1.2021年11月,黄启贤老师参加 2.2021年10月,蔡海英参加福建省21年教研组长培训; (三)开展课题研究,提升科研水平 本学期共有一个市级课题在做,六个校级课题立项,两个区级课题。 (四)搭建开课平台,助推教师成长 1.加快“名师工程”的实施,发挥名师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全体教师业务水平的全面提高,现有市学科带头人2人,市骨干教师6人,区骨干教师5人,市名师工作室学员5人,区名师工作室成员5人。 2.本学期共组织3节“骨干”展示课。 3.本学期共有市级公开课4节,区级公开课6节,区级讲座4个,市级讲座2个。 (五)强化管理职能,狠抓集体备课 1.扎实有序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关注学科核心素养”、“校本作业研发与使用”等专题研讨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完善集体备课制,做好教学研讨活动。各备课组每周两次集体备课,由备课组长主持,确定主题、中心发言人,通过三备打磨出精品导学案和课件。 3.本学期期每位数学教师每周均能按时按要求上传导学案电子稿以及电子课件到校园网资料收集系统。 (六)完善听课制度,建立互助关系 1.每位教师主评一节课,听课都超过了规定的20节。平时都能开放课堂并多听家常课,对同一节课进行多人研究,形成智慧的碰撞。 2.在新一轮莆田第十中学“帮扶结对”实施方案中,数学组共有28对教师结成“帮扶结对”关系并签订协议,以老带新、以新促老,推动广大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荣誉速览 1.2021年12月,黄启贤老师获市级命题一等奖; 2.2021年12月,许月珠老师获市级命题三等奖; 3.2021年12月,郑建庆、蔡慧鸿获市优质课; 4.本学期共有CN论文10篇发表。 三、存在问题和对策 根据我们数学教研组的计划完成的质量和数量情况,我们不仅要关注学校和教师今天的发展,更应该关注学校和教师的明天;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今天的学有所成,更要关注学生今后的长远发展。因此,我们认真总结过去教研工作的情况,我们认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的整体氛围不浓厚,参与的程度不广,写出的文章整体上质量不够高。因此我们将大力调动全组教师积极参与,注重平时的教学反思,积累素材,大力参与到教学研究中来。 同时,也要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积极参与教学大比武、各级各类新秀、能手等的评比中来,努力向学者型、专家型、研究型的教师队伍转变。 在上学期初步对评课进行初步改革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力度改革,努力促使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听课和评课中来。 2、大力加强备课组建设 备课组活动浮于表面,走过场、搞形式的现象一定要努力避免。备课组建设和大力提高备课组活动的实效性,是我们全组教师积极努力的方向。这是一项涉及到多方面问题的综合性问题。我们将大力发挥备课组长的作用,全员参与,通力协作,共同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