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历史课堂中的德育教育 教育是强本之路,人才是富国之本。如何把下一代培养成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便成了每个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作为教师我们不但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当代青少年的德育观念越来越薄弱,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便成了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着力探索提高道德教育实效的途径,挖掘学科中的道德因素,通过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教学方法、手段,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过程中加强自身的道德观念。 一、树立学生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而且也是青年学生成长和成才的需要。在历史教材上有许多著名的人物用坚强的意志克服种种困难,给后人留下不朽著作的故事,如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通过这些内容的讲授,不仅要让学生继承、弘扬祖国灿烂的文化、优秀的传统并发扬光大,更是要激发起他们强烈的爱国热忱和民族自豪感。要放眼世界、大胆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化遗产,为我所用,塑造具有全球意识和强烈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的现代公民。通过对这些历史人物极其事迹的讲授,对学生进行说理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完善其人格,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培养学生崇高理想和优良品质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曾涌现出无数的民族英雄、爱国志士、科学家等杰出人物,他们远大的志向,崇高的理想,高尚的品德,坚忍不拔的毅力,无私的奉献精神等等优秀的素质,都可以用来对青少年进行理想和优良品质的教育。例如:大禹为治洪水,含辛茹苦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责任感;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英雄气概;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书育人品质;班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勇敢精神; 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高尚气节等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观,是我们先辈留下的优秀品质,是我们后人享用不尽的财富。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历史上优秀人物的光辉形象,去熏陶、激励学生,引导学生学习杰出人物的高尚品质,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新人。 三、培养学生奉献精神与艰苦奋斗的品格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它深深植根于悠悠五千年的历史沃土。中华民族素以勤劳勇敢著称于世。在五千年文明史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万世而铸人品,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深深扎根于神州大地。传统美德教育尤其是奉献精神和艰苦奋斗的品格,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认为社会发达了,奉献精神和艰苦奋斗的品格就不需要了。然而不管在哪里、什么时候,这两种传统美德都不应该抛弃。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搜集这类素材,如: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中对即将执政的共产党人提出“要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要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的讲话。建国后我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发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精神,经过15年的时间成功研制了两弹一星,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然后教师设置思考题:这些成就在当时的条件下为什么会取得?怎样成功的?学生们经过思考讨论总结出:是奉献精神与艰苦奋斗的品格的结果。从而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这两种品格的重要性。 四、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在历史课本上有着许多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中国的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反抗史。从近代鸦片战争至八国联军侵华,再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新中国成立。面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涌起了一系列爱国将领和广大群众奋起抗争的爱国斗争,如:虎门销烟、三元里人民抗应斗争、一二九学生抗日救国运动、五四爱国主义运动,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深刻地感受到人民群众面对外敌时所表现出来的坚定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在教学中,循着历史的发展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反抗腐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精神和业绩,使学生知道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树立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五、激励学生形成振兴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的五千年文明令人骄傲和自豪。中学生正处于正确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树立的关键时刻,历史正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最重要的课程之一。所以我在讲到《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这一节课时,我就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远远超过西方,但近代科学却首先在西方诞生,中国反而远远落在西方后面,原因是什么?让他们各抒己见,我们在让学生感受中国伟大的过去的同时,更应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意识。 总之,德育教育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是一个深刻的主题。思想道德素质是主要的素质,历史是当代人的财富。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贯彻道德教育,既符合历史学科特点,也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同时也体现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在历史教育中引入历史和现实中的道德人物、道德活动和道德精神,就能使德育过程中知、情、意、信、行丰富饱满,从而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培养教育学生以史为鉴,明辨是非,习善成性,使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全面振兴而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