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第十中学 欢迎您!
今天是:
当前位置: > 德育大观 > 德育论丛
莆仙地域优秀传统文化在德育课程中的实现途径研究
【字体:[大][中][小] 】【发布时间:2023-07-07】 【作者:管理员/来源: 本站】 【阅读:次】【关闭窗口】

莆仙地域优秀传统文化在德育课程中的实现途径研究

【摘要】在目前的教育活动中,道德教育是人们所关心的焦点,与传统的教育方式相比,目前的教学活动更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传统的教育活动注重的是学生的知识,而忽略了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新课改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当前的教育把德育放在首位,以育人为本,将传统的书本观念转变为德育实践,通过不同的班级、校园文化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目前,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我们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对传统文化环境的影响,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对其进行教育,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教育。

【关键词】传统文化;德育教育;融合;途径

 

【前言】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力量之源。加强民族文化自信,加强民族文化自信,促进学校文化教学。高中德育与法制课包含了大量的文化材料,作为文化教学的载体,既有其真实性,又有其必然性。为此,文章从中学德育和法制教育的角度,探讨了在中学德育和法制教育中如何把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之中,使中学德育和法制教育成为一种新的亮点。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道德与法制课程中的作用

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传统美德、人文情怀、优秀品质等国家精神。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让他们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增强他们的自豪感,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抵制不良文化的冲击,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品德,促进他们的道德修养,使他们的思想素质逐步统一,从而提高他们的教育价值。高中德育和法制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良好品德的素质教育人才,使其理解和实践,必须把它和优秀的传统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当今的高中生,在日常生活中,面对着各种不同的信息,他们的三观很容易受到影响。德育与法制课程是德育的主战场,是实现高中生德智体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德育教育的效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德育与法制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和法制观,并将其运用于社会实践,使他们成为具有良好道德和法制意识的人。从以上的内容可以看出,德育与法制课、优秀传统文化有着相似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找到二者的接合点,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进行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开展德育和法制教育,既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又可以让学生在民族文化的熏陶中正确地理解社会主义法治,弘扬民族精神,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水平,同时也能做到懂法与守法,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二、莆仙地域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德育教育中的研究

(一)深入莆仙名人文化,将智慧和爱心传承下去

莆田市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汇聚了众多的人才。从唐代到清代,莆仙两县钟灵毓秀,科举中进士2370余人,其中有12人得了状元,7人登科。这些莆田传统的历史人物的情感形象或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孝、智、和、仁、谦、耻、廉”等传统的道德观念,至今仍然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充分发掘和运用当地的教育资源,是开展好道德、社会性课程的先决条件和依据。莆仙籍名人的智慧与慈悲,对莆田一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在道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名人效应”,充分发挥名人的“榜样力量”,强化对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优良素质的培养。

传统的孝、智、和、仁、谦、耻、廉,这些传统美德都集中在了莆仙人的身上,例如湄洲妈祖林默,她能说出人间的命运、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护卫家乡;仙游蔡襄,任泉州总督,强化军政,上书漳、泉、兴三州身丁一次,使百姓生活轻松,这是“仁”的理念;郑樵,“智”之代表,一生致力于学术,尤其是史学、语言学方面的成就;在莆仙,实践孔子思想的历史名人数不胜数。这样在落实教学目标的同时,迁移运用,充分挖掘本土历史教材,使课堂教学得以拓展延伸,生成于莆仙文化名人知识,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二)以传统文化为载体,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

在中学德育和法制教育实践中,要坚持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思想,以保证中华传统文化在德育和法制教育中的应用,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法制观念。由于高中生的思想观念还不够健全,心理发育还不够成熟,很容易被外界的各种因素所左右,所以,他们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教育本质就是教授学生知识,巧妙运用传统文化,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促使学生思考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在教学中潜移默化的灌输学生传统文化内涵,进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从而真正实现将中华传统文化应用于中学德育和法制的教学。

(三)深入民间文化,继承传统文化

学生的道德修养是一种长期的行为。当今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如今的学生们除了玩高科技,对家乡的传统文化还很陌生。针对这一点,我结合莆田市政府举办的莆仙戏曲文化进校园活动,我抓紧时间给他们灌输了这方面的知识,让他们对莆仙方言和莆仙戏曲有更多的了解,我觉得课前老师应该立足家乡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充分挖掘地方资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适当引导了孩子走进生活,加深了对莆田方言的收集和整理,从学生较为熟悉的莆仙戏开始,深入了解莆仙戏的起源、历史、现状以及一些优秀剧目、优秀演员。通过欣赏莆仙戏剧中的精彩片段,学生们的现场演出和参与,让他们更接近于蒲仙剧,重新体会到这种感觉。课程结束时,老师结合莆仙的地域特点,创作了一首由莆仙名胜、特产、建筑、名人等编成的童谣,以学生们熟知的乐曲,唱出了莆田的故乡,将真实的教育资源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这种方式,不仅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相关的知识,还能让他们在闲暇的时候,随时随地都能哼出这首歌,倾听乡音,体味乡愁,体味民俗文化,激发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

(四)深入蒲仙人的生活文化,弘扬朴素与奋斗精神

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地理的优势,因材施教,但不能一成不变。因此,挖掘和利用莆仙乡土资源,必须注重学生的生活,挖掘和提炼乡土生活的资源。教师要成为生活的知心人,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灵活运用生活资源,引导他们在过去与现在的对照中,深刻地体会到家乡的变化与发展,从而萌发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五)注重传统文化的融合,提高课堂的趣味

传统的德育和法制课堂普遍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交流,课堂教学内容单调、枯燥,课堂氛围单调。这些问题不仅会使课堂学习变得缓慢,而且也会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师要善于将传统文化的元素巧妙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同时还要细心地揣摩学生的心理,把握他们的思维,把他们的兴趣联系起来,使他们能够真正地从他们的视角来进行趣味的教育。

 

结语: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蒲族文化资源的优势,充分挖掘地域特色,拓宽学生的眼界,提高教学效果,使德育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和神韵。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道德教育起到了不可取代的作用。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整合,使德育具有丰富的内涵,通过各种形式的渗透与熏陶,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正确的价值观念、思想品德,提高其综合素质,为人生的幸福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邹燕丽. 基于优秀民俗文化传承下莆仙戏进校园的探究[J]. 考试周刊, 2017(41):1.

[2] 林婉. 弘扬乡土文化,创生校本课程[J]. 教育艺术, 2016(10):1.